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练习中心基础学习班第四章练习题共计用时:本次客观题得分:0分;本次客观题总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得采用的方法是()。A.先进先出法B.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后进先出法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D知识点:存货的实际成本答案解析: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试题编号:117712.某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6年10月初存货成本为450万元,售价总额为675万元;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2250万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2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250万元。该企业本月销售成本为()万元。A.2175B.9000C.1800D.450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C知识点:期末存货成本答案解析:(1)进销差价率=[(675-450)+(2700-2250)]/(675+2700)=20%;(2)已销商品的成本=2250×(1-20%)=1800(万元)试题编号:117753.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列为()。A.存货的抵减项目并单独列示B.在流动负债类下设项目反映C.存货D.计入“预提费用”项目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C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答案解析:“存货跌价准备”的性质是存货的备抵账户,从账户设置的性质上,它应列为存货的抵减项目。但现行制度将其在“存货”项目中反映。试题编号:117814.某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该企业2001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为()元。A39600B79200C39800D19000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A知识点:材料计价答案解析:(1)1月4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40000+300×180)÷(200+300)=188(元);(2)1月15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100×188+500×200)÷(100+500)=198(元);(3)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198×200=39600(元)。试题编号:117855.2004年12月26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5年3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4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乙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6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44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5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23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04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A.144B.152C.372D.142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D知识点:可变现净值答案解析:由于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乙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新世纪公司还未生产,但持有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且可生产的乙产品的数量不大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该批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乙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372万元(62×6)作为计量基础。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72-230=142万元。试题编号:117896.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丙材料1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从外地购入发生运输费用4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1万元,途中保险费用8万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9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吨。则丙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500B585C513D508ABCD您没有做这道题正确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入账价值答案解析:丙材料的入账价值=500+4+1+8=513(万元),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可以计入存货成本。试题编号:117997.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100元。本期购进A材料3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元,另发生运杂费5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