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前后一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立前后一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docx

建立前后一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立前后一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毕业论文必须前后1贯,否则将严重其性。我国会计学界存在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两大学派(以下简称“两论”)。“两论”长期相持,各自突出1种基本职能,不能前后1贯,背离了会计实际,有损其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辩证,可有所发现,有所进步。1、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1贯(1)“两论”结合,建立前后1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动因、对象、本质(结构)、职能、目标等范畴。1.会计与会计学。2.环境与会计系统。会计是为适应环境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的。社会环境对其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并不都与会计相关,即使与会计相关,其作用和影响也不1样。会计、统计、审计的社会环境相同,其本质和职能大不相同。应当充分重视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深入会计系统的内部矛盾。3.会计职能与动因。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的外在行为,联系会计系统与环境,体现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及有关方面对会计的根本要求以及会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与可能的统1。会计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呢?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求(或称客观必然性)。这里,首推节约劳动时间,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根据动因要求,既要核算劳动时间的消耗量和劳动成果,又要强化管理,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会计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和基本目标。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会计的需求,是环境需求与会计本质、职能结合的统1与概括。基本动因是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目标等“1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动因为逻辑起点,以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1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4.会计对象与会计对象要素。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初步分类。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概括。会计反映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的确认、记录、报告与分析。会计控制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规划、调节、监督与考评。5.会计结构与本质。我国会计学界对什么决定本质、什么表现本质缺乏研究,从而影响对会计本质取得共识。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两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外部表现是功能(职能)。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部表现。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理论的1般原理,也为会计理论研究所证明:通过反映职能,发现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和经济信息系统本质;通过控制职能,发现会计的经济管理结构和管理活动本质。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都反映了会计本质,不应各执1词,而应将“两论”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地反映会计本质。职能内显结构和本质,外联环境和对象。结构和本质决定职能,职能表现本质和结构。本质和职能受环境影响,适应环境需要,但其决定因素不是环境而是结构——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6.会计目标与作用。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变化按有关方面的需求而变化。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因而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受总目标指导,力求实现总目标。根据《会计法》第1条,会计的总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标是应当达到的,作用是已经达到的,从整体而言,会计目标达到了,会计作用也就发挥了。两者只是角度不同。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简略图示如下: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推动下,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相互联系,前后1贯。按照质量要求,作用于会计对象,实现会计总目标。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结合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实现前后1贯的关键。(2)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1会计制度理论框架统1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或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1个部分,是用以指导和评价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统1会计制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统1会计制度理论框架包括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原则、质量特征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统1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提供真实信息与强化经济管理并举,包括对会计规范、会计和会计工作的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1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上承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下导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是两者的中介,构成前后1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3)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客体,是统1会计制度、会计方法规范、核算、控制的内容,也是会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