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痛风的治疗路径一、痛风的定义二、痛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四、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五、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分类六、痛风的临床表现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痛风的治疗九、痛风的预防十、治疗路径一、痛风的定义二、痛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二)易患因素:(1)性别:痛风是“重男轻女”的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发病率低的原因是,与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有关。(2)年龄:60%以上痛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55岁。(3)体型: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率高,国外报道,痛风病人60~70%是肥胖型。(4)有明显遗传倾向。据西方统计,患痛风的后代中,痛风发病率50-60%,而普通人的痛风发病率仅为0.3%(5)饮食:经常进食高嘌呤饮食(如酒、动物内脏、海鲜)者痛风发病率高。核蛋白核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O)痛风的发病机制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当血尿酸>420umol/L时,正常体温下,尿酸钠即可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周围软组织引起炎症过程。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发生痛风,大约只有5-12%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机制不清。四、高尿酸血症的四大危害五、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分类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六、痛风的临床表现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中年人居多,男女之比为20:1。痛风的病程可分4期: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增高,但患者无症状,多数终身不发作痛风,约5%-12%高尿酸血症的病出现痛风症状。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年龄:首发常在40岁左右部位:60-70%首发于拇指跖关节反复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受累导致关节积液常发生于夜间或清晨性质:疼痛剧烈,拒摸皮肤发红、发亮,并可导致脱屑、瘙痒。受累关节的分布转移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治疗过程中,随着尿酸水平的降低,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会脱落或降解,引发新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这种情况叫做转移性关节炎,每次发作疼痛的程度不重,病人一般能够忍受,发作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终止。急性发作期诱因痛风性肾病3种表现3、痛风发作间歇期痛风发作可自行缓解进入间歇期无明显症状,仅为血尿酸水平增高如不及时控制血尿酸,则随时间推移,痛风发作愈加频繁,持续更久,症状更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4、痛风石(少发部位)慢性痛风石病变期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患者,陈某,78岁痛风石破溃并感染(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后期6、实验室检查血-尿酸,相关血脂、血糖尿-尿酸、PH值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组织学检查-尿酸盐结晶X线/MRI-骨质破坏B超-受累关节、肾脏双能CT-晶体沉着尿尿酸X线B超双能CT七、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金标准:关节液发现尿酸盐结晶误区:1.高尿酸血症患者必然得痛风2.血尿酸水平正常不会得痛风具备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可以诊断①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②痛风石③典型的临床表现(二)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及创伤性关节炎与假性痛风的鉴别银屑病关节炎八、痛风的治疗(二)分期治疗的原则抑制尿酸盐在组织和肾脏中的沉积:是预防和治疗痛风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形成针样晶体在组织中沉积,在碱性环境中,尿酸溶解度升高,一方面不容易形成晶体沉积下来;另一方面,已形成的晶体可以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所有高尿酸水平的患者,特别是超过560umol/L的患者,均应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碱化尿液的药物(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NSAIDs(禁用阿司匹林):十分有效,但剂量要大。消炎痛50mgtid;,双氯芬酸钠150mg,tid;布洛芬800mg,tid;依托考昔120mg,qd(副作用最小)秋水仙碱0.5mg/片,特效止疼药,副作用大,曾作首选1片/2~4h至缓解或出现腹泻维持量:1片,tid糖皮质激素:效果立竿见影,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地塞米松强的松几种止痛药的特点秋水仙碱药物相互作用613、降尿酸药物选择原则别嘌呤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用法及不良反应使用别嘌呤的原则是只要能够耐受,病人将终身服药,不能断断续续的服药在痛风性关节炎活动期间不能改变别嘌呤剂量,一定要等到关节疼痛消失后四周才能增加剂量(每次增加量一般为100mg/日)。血尿酸水平的突然变动(无论是增高还是减低),将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2)、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立加利仙)(3)、其他降尿酸新药药物对尿酸的影响5、何时联合应用?排尿酸+抑制尿酸生成6、降尿酸药物应用指征7、兼具降尿酸的其他药物(一箭双雕)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