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卜算子咏梅》教案.docx

《卜算子咏梅》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卜算子咏梅》教案《卜算子咏梅》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卜算子咏梅》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卜算子咏梅》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2个生字,理解这些字及由这些组成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感受梅花抗严寒、傲霜雪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格式,能正确区别词的各部分。2.能说出此句含义,并会背诵全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1.板书"梅",让学生说说对梅花有什么印象?2.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爱写的景物。以诗词等形式来叙述,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咏"。3.板书"咏",并指导书写要点。4.板书"卜算子",告诉学生词的`基本构成。5.有谁知道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简单资料。二、初读课文5'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这首词分为两阙。第一段叫上阙第二段叫下阙。、3.指名读,齐读。相继指导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三、精读课文20'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百丈冰犹有俏烂漫笑2.讲读上阙:a.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b.通过看图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和想象梅花斗雪怒放的风姿。3.讲读下阙:a.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b.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启发想象,体会梅花不自傲的博大情怀。四、总结课文5'1.说说你从这节课懂得了什么?2.背诵全词。《卜算子咏梅》教案2教学目标:学习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判断下面的诗句写的是什么?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郑板桥。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物诗,了解一下咏物诗的特点,以及如何来鉴赏咏物诗。二、朗读理解卜算子咏梅1、写作背景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他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几度被朝廷任用,又极度被罢官。这首词正是这种政治环境下的明志之作.2、译文: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在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做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三、鉴赏诗歌1、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寂寞无主、风雨摧残、群芳嫉妒、不屑争春、清香如故2、这些特点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内在品性?凄苦困厄的处境——-坚忍不屈的品格洁身自好、坚守高尚的品格3、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诗人的人格。4、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这首词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比喻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争春无意、妒任群芳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四、总结咏物诗的鉴赏技巧①“读清”全诗。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五、拓展应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前六旬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2)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卜算子咏梅》教案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