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第二课时(刘程璐).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刘程璐).doc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刘程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1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能说出更羸成功射下大雁的原因。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3.能联系本课,了解《画杨桃》和《胸有成竹》中运用的观察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引导,理解和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惊弓之鸟》课件,《画杨桃》节选,《胸有成竹》成语故事。提前通知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懂单元目标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单元导语中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学习要点是——引读: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板书)2.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更羸,他是——引读: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可真是神了!看着天上慢慢飞过的大雁,他对大王说什么?课件出示: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齐读,体会更羸的自信。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更羸为什么能自信满满地说这样的话。引导关注第9自然段。二、学习《惊弓之鸟》1.学习第9自然段(1)自读理解更羸是怎么观察,怎么分析的?用横线划出他看到、听到的,波浪线划出他想到的。板书:飞得慢——看叫得惨——听伤口作痛、孤单失群——想小组讨论课件出示“因为……所以……”句式,用这样的句式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们的理解。(3)汇报发言①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它飞得慢。引读:因此更羸敢自信满满地对大王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②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叫得悲惨。课件出示大雁资料:在长途旅行中,雁群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边叫,互相照顾和传递信号。因为它们整天的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更快更远。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说说你对“悲惨”的理解,想象一下这只大雁会怎么叫?③小结:是啊!听到这样的哀号,老师真的能感到这是一只“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的大雁。更羸不仅观察细致,还知道动物的生活习性,他可真神了!引读:所以更羸理所当然的敢对大王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④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是啊!他比别人高出一筹是因为善于观察,懂得分析,并且能果断作出判断。过渡: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能给我们处理事情带来很大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伙伴,实物展示杨桃。三、学习《画杨桃》1.实物展示你看到了什么?点名不同观察角度的学生回答。当大家看法不一样的时候,老师是怎样教育大家的?打开课本43页,回顾我们学过的《画杨桃》,找一找老师说的话。2.阅读感悟,交流体会(1)齐读18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和颜悦色”。(2)老师说了几句话?和同桌交流,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①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②当别人看法和你不同时,不要忙着发笑。③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理解“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3.联系生活,想象拓展(1)你喜欢这位老师吗?再读一读,体会老师对“我”的教诲。理解“教诲”(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2)小练笔:我们在这节课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把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吧!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亲和老师讲的是画画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总结:当别人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该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过渡: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再下结论,才能把事做得更好。同样是画画,画家文同可是随手一画就能把竹子的神韵展现出来,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学习《胸有成竹》1.默读《胸有成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出示图片,为什么画家能把竹子画得如此传神?(1)同桌讨论(2)汇报交流五、总结我们从更羸身上学会了仔细观察才能判断准确,从岑桑身上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从文同身上学会了日积月累充分准备才会成功。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