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北师大版必修1课时作业6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光誉****君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北师大版必修1课时作业6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北师大版必修1课时作业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第三项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其一盛京盖州以南之旅顺半岛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其三浙江舟山群岛其四澎湖群岛其五台湾全岛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B[从材料中的“旅顺半岛”“台湾全岛”可知这是日本大陆政策中的一部分,之后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侵占中国台湾,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内容不相符,排除。]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制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B[《马关条约》内容相较《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明确提出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因此这里的“要求”应指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B项正确。]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辛丑条约》签订以后B.《北京条约》签订以后C.《马关条约》签订以后D.《南京条约》签订以后C[“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项正确;A项没有涉及开放通商口岸信息;B、D两项属于输出商品时期,排除。]4.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华以获取特权、倾销商品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以瓜分中国、输出资本为主。A、B、D三项不能体现新变化;C项是日本获得的新特权(其他国家也可以获得),实质上反映了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5.一个侵略分子写道:城门刚打开,联军就出现在城中的每个角落,于是中国人的多少值钱、便于携带的财物,马上换了主人。美、俄、英、日和法国士兵到处奔跑,闯进每一户人家,门要不是开着,马上被一脚踢开。这一场景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据材料中“联军”“美、俄、英、日和法国士兵”可以得出答案为D项。]6.《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C[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有一根火柴”便被杀害,反映了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情结”,所以应选C项;A、D两项与材料无关;盲目排斥洋货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B项。]7.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新文化的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有赞扬又有否定D.全面赞扬与肯定C[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是否定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是肯定义和团运动的爱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可消灭的民族精神,故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既批判又赞扬,C项正确。]8.“第二款……(二)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该条文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D[材料中“在外国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说明清政府严厉处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行为,即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这一规定应出自《辛丑条约》,故选D项。]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2)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原因是什么?(3)你知道近代前期四次侵略战争的结局吗?试分析原因。[解析]第(1)问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斗争,反映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