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结业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结业论文.doc

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结业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结业考试论文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学校名称:北方民族大学院(部)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名学生姓名:马海龙专学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号:20083120任课教师姓名:任课教师姓名:沈宏芳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2010年7月3日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马海龙(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文摘: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σs,抗拉强度σb。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文摘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所出现的屈服、强化和缩颈现象,分析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拉伸图。对铸铁的拉伸试验过程,通过测定其强度极限σb,绘制铸铁拉伸时的拉伸曲线,理解铸铁被拉伸时的破坏性质。比较低碳钢和谋?形和破坏情况,进一步理解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关键词:金属;拉伸;变形关键词Abstract:thedeterminationoflowyieldstrength,tensilestrength.Epigastricareaandelongationdeltaψobservationindrawingprocesslowyield,strengthentheneckandshrinkage,strengthanddeformationanalysi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ensilegraphdrawing.Thetensiletestofcastiron,throughitsintensitylimit,determinationofirontensilecurves,ironistensilepropertiesofdestructionwhendrawing.Lowcomparedwithirondeformationanddestruction,furtherunderstandingofplasticmaterialsandbrittlenessmaterialmechanicsperformance.Keywords:metal,Stretching,deformation引言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宏观理学性能是确定各种工程设计参数的主要依据。这些力学性能均需用标准试样在材料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测定,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当今材料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设计构建不但能够保证安全使用,同时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准确有效地掌握各种材料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失效特点是做好材料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地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塑性,强度,断裂等力学性能指标,对材料力学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选择材料和新材料开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相关值,并且绘制出拉伸曲线的应力应变曲线。进一步理解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二、实验设备(1)试件:《国标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按中的规定准备20#钢的圆形长比例拉伸试件,如下图(2)万能试验机:采用夹板式夹头,如下图(左)。夹头有螺纹,形状图右所示。试件被夹持部分相应也有螺纹。试验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制低碳钢的拉伸图。(3)游标卡尺。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退火低碳钢在拉伸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4个阶段。1、弹性变形(1)弹性变形及其实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实质是金属原子间结合力抵抗外力的宏观表现。(2)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所以,“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是包含关系。拉伸时σ=E?ε,剪切时τ=G?λ(3)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δp=FpA0FP与A0分别为比例极限对应的实验力与试样的原始截面积。δe=FeA0Fe与A0分别为弹性极限对应的实验力与试样的原始截面积。(4)弹性比功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可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其与弹性极限和最大弹性应变的关系如下:a——弹性比功;σ——弹性极限;ε——最大弹性应变。可见金属材料的弹性极限取决于其弹性模量和弹性极限。由于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