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管理实践的写作要求.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教育管理实践的写作要求.doc

关于教育管理实践的写作要求.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教育管理实践》的写作要求中央电大对教育管理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进行了修改,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中的《调查报告》部分改为《教育管理实践》。有两种形式可供学员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一。这两种形式是:教育管理行动研究和教育管理个案研究。即:“行动”和“个案”研究。教育管理实践时间:2006年10月10日——11月30日《教育管理行动研究》的撰写(3500字)研究步骤:提出问题——制定行动计划——采取行动——实施观察——反思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如何重建?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等等基本格式:题目前言(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问题(包括问题的发生、问题发生的原因)解决问题行动方案(包括对策与方案、方案实施及其结果)行动方案实施结果结论与反思参考书目其中3、4、5、6条为正文。上交材料:草稿一份(经两遍以上修改)《社会实践考核表》一份上交日期:2007年4月20日前案例参考:以师爱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问题发现:P在校内外反差大一天早上,看见班上的P正对送他上学的父亲大发脾气。样子很凶,全不像平时一幅胆小怕事的样子。印象中P好像对老师有畏惧感,从来不敢正面看老师,不敢大声说话,很少课堂发言,很少欢笑。为什么反差这么大?问题症结:解读P询问父亲,得知P在家很任性,常对父母发脾气,有时还同母亲对骂对大。P在上学路上常常赌气而来,但一道校门遇见老师,马上会住口收敛,紧张得不得了。P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我又了解到P在幼儿园时调皮好动。有一次因为扯小朋友的小辫子受到老师惩罚,罚她呆在厕所里。吃过中午饭教师才想起来,她整整哭了两个小时。她母亲回想说,好像是从此开始性情发生变化。我猜想:可能是幼年这段不正常的经历深深刺激了P,导致现在的她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恐惧;她爱在家里大发泄,也许又跟她在学校里过得不愉快有关。问题解决:转变P这样的猜测对不对,我心里也没数。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当务之急是帮助她消除在老师面前和学校生活中的紧张感。1.对策与方案设计(1)建议P的父母耐心对待P,多给与鼓励,不训斥。(2)不让她意识到老师教育他,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建立起相互信任。具体办法是,课堂轻松对话和交往,闲聊似的交谈。(2)引导他体会教师的关爱,最后引导她改变对父母的态度。2.方案实施(1)辅导性谈话:设法接近她,寻找与她闲聊的时机。(2)创造让她参与课堂英语对话的更多的机会:鼓励她大胆参与。她开始变化:在家里喜欢谈论自己的老师了,对父母的态度有好转,但还任性和大发脾气。(3)教育性谈话:在好转的基础上能够与它直接接触了对父母的态度。3.实施效果:P同以往大不一样,主动举手发言了,能与同学创造性的表演对话,神情也比以前轻松愉快多了,在家里的脾气也有所改变。但还无证据表明关心与体谅父母有实质性进步。反思讨论:我感到教育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与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对学生缺乏爱心或关爱不得体,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更不用说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关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要有敏感性、洞察力、理解力。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艰苦的工作,有创造性,又是非常吸引人的工作。我的一些行动策略是成功的。但也有遗憾。"教育性谈话"的效果不明显,对父母的态度尚无实质性改变。那次教育性谈话设计还不精细,错失了一次机会。这些方面确实可以作为我们教育上的努力。《教育管理个案研究》的撰写(3500字)研究步骤:同教育管理行动研究二、基本格式:题目前言(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个案描述(个案的个人资料、学校对该个案的有关记录、该个案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个案分析指导策略及追踪或得出的启示结论与反思参考书目其中3、4、5、6条为正文。三、上交材料:1、草稿一份(经两遍以上修改)2、《社会实践考核表》一份四、上交日期:2007年4月20日前五、案例参考:家庭德育个案研究本文通过温州市一个普通家庭对独子的品德培养研究状况,探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问题,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共有性的问题。关键词:家庭教育德育个案研究一、前言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当今,家庭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的全面素质这一社会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是家庭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本文企图通过对温州市区一个普通家庭对独子实施的德育过程、该儿童品德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探讨现代社会儿童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家庭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对当前家教中最薄弱的环节——德育,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经验。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1.调查法。2.谈话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