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瓷器知识第二讲 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巴.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转载 瓷器知识第二讲 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巴.doc

转载瓷器知识第二讲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载瓷器知识第二讲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转载瓷器知识第二讲: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本知识2011年03月20日——瓷器知识第二讲瓷器发展及窑口区分基本知识谈到收藏。人们都会论道中国的收藏历史有多长有多长可谁也说不清。美国的收藏历史有多长有历史常识的谁都能说得清从1776年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为什么说不清中国的历史原因是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也太文明。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世界上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原子弹一个是中国的古陶瓷。可见凝聚在古陶瓷身上的文化内涵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历史教授面对这个问题也只能说个模糊话以搪塞学生自人类有意识的造物之后人们的收藏行为就产生了。这种收藏行为主要是指国家收藏。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青铜礼器都是达官贵人所享用的。秦始皇兵吞六国把各国的珠光宝器和美女都聚集在他的宫殿内供他享用同时把天下的兵器收缴在一起铸为十二尊铜人以示他的雄威。这可能是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国家收藏了。其次才是民间收藏。私人收藏要算孔子为早了因为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他的言行举止都有人记录。所以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才有quot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书quot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收藏热潮。第一次是宋代晚期第二次是清朝的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时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民间收藏之风又盛行起来。从过去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向平民延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收藏者已有8000多万人从而不断涌现出新的收藏家和鉴赏家。更令人可喜的是从过去孤芳自赏秘不示人死而殉葬的封闭式向奇珍共欣赏的开放式过渡。目前全国民间藏馆有600多家供人欣赏相互交流从而有力促进收藏业的发展。同时民间收藏组织已有200多家使民间收藏业逐步得到完善。文物古玩之所以成为人类高雅的精神追求是由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不可限量的经济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比起一般精神产品来它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比起一般物质产品来它又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含比于金银珠宝它显得无比高雅比之法典经旨它又显得可视可触亲切宜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经之营之虽富而不庸俗虽雅而不穷酸虽文而不玄奥。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结晶是一项融历史文化和优美外观的高雅事业。文物古玩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的物质财富越丰富民间收藏之风就越活跃全民的文物知识的普及和保护文物的意识就会加强。收藏和保护好先哲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科技成果和艺术珍品是我们每一个炎皇子孙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本书就瓷器类作以介绍以飨读者。中国陶瓷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后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了。从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发明到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经历唐宋的发展直至明清制瓷业的繁荣中国制瓷业由陶到瓷由粗到精由单色到多彩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据考古资料表明成熟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江南瓷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东起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西达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等地都相继设立了窑场分别烧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虽然北方地区制瓷业发展较迟但在山东、河北等处也发现了青瓷窑址。在晋书《字林》中第一次出现了quot瓷quot字。同时赞誉瓷器的诗词歌赋也出现了。隋、唐五代的瓷业生产呈现初步繁荣景象。唐代不但窑址之多还在窑前冠以地名。在陆羽《茶经》一书记载中就有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窑等。北方的白瓷以邢窑成就最高有quot南青北白quot之称。其实北方诸窑也兼烧青、黄、黑、花瓷等。南方长沙窑也发明了釉下彩绘的艺术这对瓷业是一个贡献。宋元时期是我国瓷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黄金时代。举世闻名的六大名窑柴、汝、官、钧、哥、定所生产的珍品为后世视为稀世珍宝。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也各领风骚。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制瓷的高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不断发展它汇集了全国制瓷工艺的精华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瓷器生产仿古创新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还承担了宫廷御器的生产成为闻名中外的瓷都。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我国制瓷的基本概况分单色釉瓷、青花釉瓷和彩色釉瓷予以介绍一、单色釉瓷单色釉瓷是指胎外施一种颜色的釉彩的瓷器。是我国制瓷史上出现最早的瓷种。汉唐瓷器从历史角度讲汉代时期陶瓷很少登大雅之堂。达官贵府崇尚的是青铜器、金银制品和玉器绝大多数的陶瓷制品供民间使用。到了唐代越窑青瓷终于登上了宫廷殿堂。朝廷设官窑督造从此开了历代官窑之先河。越窑青瓷又叫quot秘色瓷quot。何谓quot秘瓷quot是指越窑专为皇室烧造的器物其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quot秘而不宣quot故谓秘色瓷。唐代是陶瓷发展的新时期。白瓷首推邢窑造型有盆、瓶、注壶、尊、钵、盂、托等部分器皿刻有quot盈quot字。同时大江南北名窑四处如越窑秘色瓷尤以刻、画花的作品为上品为宫廷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