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A)A.《课程》B.《课程建设》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D.《教育过程》2.教育心理家(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史密斯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B)A.领会.运用B.反应.接受C.评价.知识D.分析.综合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B)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席勒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C)A.接受学习B.程序性知识C.发现学习D.陈述性知识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A.替代强化B.延迟强化C.局部强化D.言语强化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A.丰富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情感性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A.个别组织形式B.小组组织形式C.个别辅导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C.课堂强化的作用D.皮格马立翁效应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B.强化对象要具体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D.不能过于急切和频繁11.美国威克曼将课堂问题行为“不守纪律”归纳为:(A)A.扰乱性问题行为B.心理问题行为C.人格型问题行为D.行为型问题行为12.在西方学者中,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C)A.维利B.布卢姆C.卡罗尔D.伯利纳13.教学评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B)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结果性评价D.教育评价14.从特点上看,前瞻式评价是:(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15.课堂规则形成中的上下交融法是(A)的方式之一。A.引导制定法B.参照制定法C.自然形成法D.移植替代法16.按照我国学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属于“行为不足”的问题行为是(B)A.侵犯他人B.沉默寡言C.上课讲话D.恶作剧17.“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是(A)A.把计划付诸行动B.制定计划C.反思与评价D.发现问题18.20世纪(A)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献中。A.70年代B.80年代C.90年代D.60年代19.阅读“教案选编”是属于(A)的基本方法。A.经验移植B.概念移植C.暗示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20.作为一种“专业发展”途径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的是:(B)A.传统教育B.行动研究C.传统教学D.教学经验总结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儿》C.《教育漫话》B.《人的教育》D.《教育论》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C.课外辅导B.上课D.检查评定成绩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