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doc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2.能力目标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通过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德育目标1.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一.设疑自探。(一)考纲:1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二)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点1区域的主要特征2区域的空间结构3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差异和演化4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差异知识网络区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内合作交流构建的知识网络。(二)展示、评价各小组的知识网络,使之完善。(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后,进行补充和讲解1.区域特征的形成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相似性(整体性)、差异性和联系性(开放性)三大特征,形成分析如下:2.区域划分区域整体性、差异性是区域划分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指标差异可划分成不同区域。3方法突破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三质疑再探针对本节课还有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在大家和老师的帮助下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一)老师出示高考导向性信息。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从考查内容来看:该部分内容在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多。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某地区的特点。3.从考查能力来看:主要考查对区域地理的自然特征的掌握程度(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右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3)题。(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B.150mmC.200mmD.250mm(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学生按高考导向性信息编写试题。(三)展示学生所编的优秀试题。(四)教师出示变式训练。【命题立意】本组题以死海附近的区域图为命题背景,隐含了两个热点,一是西亚是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地区,是一个传统的热点地区;二是我国北方目前发展农业必须要立足发展节水农业,而以色列的农业恰好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反映热点的同时,注重考查读图、析图的能力。该组题的难度较小,只有第(1)题对降水量的判断思维量稍大。【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湖泊、海洋等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中东地区(一部分)。甲地位于沙漠地区以东,远离海洋,还有季节性河流,夏季降水量应在50mm左右。第(2)题,甲地区的湖泊为咸水湖,不能用作灌溉水源,发展农业主要的矛盾是水源不足,不是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因此不能用建水库的方法解决。临近海洋、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采取海水淡化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淡水。除了开源措施以外,节流也是关键措施,因此改进灌溉技术,如变大水漫灌为滴灌是解决水源不足的重要措施第(3)题,从上题的分析中可以知道,甲地发展农变“多”的,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标准答案】(1)A(2)B(3)D(201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A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2: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