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1、职业中毒概述化学品种类1.2毒物的存在形式主要以下列形式存在于作业场所空气中1.2.1蒸汽液态物质气化或固态物质升华而形成的气态物质。1.2.2粉尘、雾或烟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物质。1.3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1.3.1呼吸道1.3.2皮肤及粘膜1.3.3消化道(少)1.4多种毒物联合作用的类型1.4.1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1.4.2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互不影响,独立作用。1.4.3加强作用指一种化学物质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作用,但于另一种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1.4.4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联合作用。1.4.5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毒作用低于各个化学物质单独毒性效应作用的总和。1.4.6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毒作用大于各个化学物质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总和。即毒性增强1.4.7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毒作用,相当于每个物质单独作用所产生的效应的算术总和。1.5作业场所化学毒物危害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BZ2.1-2007进行判断。1.5.1接触限值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D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性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失去逃生能力(不属于职业接触限值范畴)。E超限倍数(ExcursionLimits)指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及粉尘,即使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符合要求,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均不应超的PC-TWA的倍数值。粉尘的超限倍数为2,化学毒物超限倍数与PC-TWA的关系:1.5.2职业接触限值应用的几个应关注的问题B标(敏)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化学物质标识(敏),是指人或动物资料已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但并不表示致敏作用是制定PC-TWA依据的关键效应或是唯一的依据。未标注(敏)标识的物质也并不表示该物质没有致敏能力,只反映目前尚缺乏科学证据或尚未定论。使用(敏)的标识不能明显区分致敏的器官系统。使用(敏)的标识旨在保护劳动者避免诱发致敏效应。防止敏感个体发生特异免疫反应的唯一方法是完全避免接触。应通过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接触。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必须进行教育和培训。应通过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及时调离接触。C标(癌)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致癌性标识的分级按国际癌症组织(IARC)分级,在备注栏内用(G1)、(G2A)、(G2B)标识。G1:确认人类致癌物(95)G2A:可能人类致癌物(66)G2B:可疑人类致癌物(241)G3:对人类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497)G4:对人无致癌性(1)在800种物质中有402种分为G1~G2B1.5.3职业中毒的发生情况化学物空间状况空间状况空间状况中毒事故的年度分布趋势伤亡事故种类职业性疾病:尘肺占整个职业性疾病的23.7%、噪音性耳聋占18.0%、有机溶剂引起的疾病占6.9%。在工作相关性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33.9%、因劳动负荷过重引起的疾病占5.5%、腰痛占4.0%。2、职业中毒的控制措施3、控制职业中毒的工程措施3.2工程措施3.2.1工程设计总平面布置、工艺布局及卫生学要求工艺布置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毒物源的控制要求3.2.2通风在防止职业中毒中的应用建筑物周围空气压力分布图空气动力阴影区:室外气流吹过建筑物时,气流将发生绕流,经过一段距离后才恢复平行流动。室外气流绕流时,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后侧形成弯曲循环气流,屋顶上部的涡流区称为回流空腔,建筑物背风面的涡流区称为回旋气流区,这两个区域的静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形成负压区,这个区域称为空气动力阴影区。空气动力阴影区最大高度:Hc≈0.3(A)0.5m屋顶上方受气流影响的最大高度:Hc≈(A)0.5mA:建筑物横断面积,m2几种避风天窗(矩形、纵向下沉、折线式)按组织车间的换气原则分类A全面通风对车间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维持整个车间工作地点范围以内空气环境的卫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