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青白江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7青白江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doc

207青白江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一般项目2.7青白江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2.7.1项目名称青白江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2.7.2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青白江区水务局申报单位负责人:唐德裕2.7.3项目执行单位及负责人项目执行单位:青白江区水务局执行单位负责人:唐德裕2.7.4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青白江区水务局系法人事业单位。现有养殖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负责全区水产养殖、水资源保护、渔业环境保护、水产饲料管理、水产动物防检疫等工作。2.7.5项目区基本概况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边缘,地处成都城区东北部25公里。东邻金堂县,西界新都区,南连龙泉驿区,北与广汉市接壤。全区国土总面积392.4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005年总人口39.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4.7%。2005年,全区水产养殖约140公顷,水产养殖产量1365.2吨;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龙王、清泉、福洪、姚渡、祥福、城厢六个乡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殖鱼塘年久失修,池塘垮塌,淤积严重,农户分散养殖,规模小、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2.7.6项目建设意义按照国家农业部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以水产健康养殖建设为重点的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是促进青白江区传统水产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由农村传统农户分散养殖向集约化、现代化养殖转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在全区大力倡导、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和技术,促进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变,有利于加快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转化力度,促进水产养殖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促进水产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水产养殖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水产养殖业现代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2.7.7产品市场分析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量约为13公斤,四川省水产品人均消费量约为11公斤,根据《2000~2010年食物发展纲要》,到2010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6公斤。即使按照水产品人均消费11公斤计算,到2010年,成都市水产品需求量将达到13万多吨,青白江区水产品需求量将达到4000多吨,目前的生产水平远不能满足全区消费需求,发展空间很大。2.7.8项目建设地点青白江区龙王、清泉、福洪、姚渡、祥福、城厢6个乡镇。2.7.9项目建设目标大力引进名特优水产养殖优良品种,全面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全面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和技术,实现水产养殖业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项目建成后,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实现水产生态养殖方式,形成年产各种水产苗种5000万尾,投放养殖水面200公顷,带动养殖农户300户,水产养殖总产量4000吨的能力。2.7.10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2.7.10.1水产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区建设(1)在龙王镇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水产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区,占地面积10公顷,以种苗繁育和科技服务为主要功能,以此全面提高青白江区水产养殖的科技水平。水产养殖科技示范区分设科技服务区、种苗繁殖区、生态养殖示范区和休闲垂钓区。(2)科技示范区建设:①新建或改扩建池塘5个,总面积6.7公顷,并对池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每个池塘水深2~2.5米,蓄水深度1.5米、并对池塘进行池边、池坡护坡和绿化建设,使之达到I类池塘生产标准。其中种苗繁殖池塘2个,每个池塘面积1公顷;休闲垂钓池塘1个,池塘面积1.33公顷;生态养殖示范池塘2个,每个池塘面积1.67公顷。②建设1000平方米科技综合服务楼、500平方米育苗温室各1座。③科技示范区道路建设,修建外向道路、内部道路。④更新或改造修建围堤、引水河、进排水渠、地上防渗渠及配套涵闸,并在每个池塘配备3KW或以上功率增氧机1台。⑤配套建设电灌站1座及、相应供电设施;⑥建设生态围墙及其它配套设施。(3)重点引进、培育和推广鲑鳟鱼、鲟鱼、加州鲈鱼、斑点叉尾鱼、异育银鲫、大口鲶等名特优新品种。2.7.10.2水产生态养殖池塘建设(1)在龙王、清泉、福洪、姚渡、祥福、城厢6个乡镇,建设集休闲、观光、垂钓功能于一体,以生态化、标准化水产养殖为重点的水产生态养殖池塘,养殖总面积200公顷(3000亩)。(2)全面改造生态养殖池塘,改善修复水产养殖环境,对池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①对全区养殖池塘进行全面清淤,使每个池塘水深2~2.5米,蓄水深度1.5米;②对池塘池埂、池边、池坡进行整治、护坡和绿化建设,条件允许的池塘修建硬化道路;③更新或改造修建围堤、引水渠、进排水渠、地上防渗渠及配套涵闸,并在每个池塘上下配套建设进水闸和排水闸;④在每个池塘配备3KW或以上功率增氧机1台,以及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