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4卷第4期海洋水产研究v0I.24.No.4Dec.,20032003年12月MARINEFISHERIESRESEARCH文章编号:1000—7075{2003)04—0080—05·综述·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蒲红宇胡兆群2王福强(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116023)(河北省丰南市科技局,063300)摘要论述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作为水质改良及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微生态制剂在使用中的影响因子、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益生素水产养殖应用中图分类号:$963.73文献识别码:AStatusquoofapplicationandstudyofprobioticsinaquaculturePUHong—yuHUZhao—qun2WANGFu—qiang(DepartmentofAquaculture,DalianFisheriesUniversity,116023)(Science&TechnologyBureauofFengnan,063300)ABSTRACTThemechanismandvarietyofprobiotic.andstatusquoofapplicationOfprobioticsimprovingfeedadditivesandwaterqualityinaquaculturearesummarized.Theinflueneialfactors,existingproblemsanddevelopingtrendofprobiotisintheapplicationarealsodiscussed.KEYWORDSProbioticsPrebioticsAquacultureApplication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及发展历史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何清明1994;胡东兴等2001)。严格定义的微生态制剂可分为益生素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3类。亦有称微生态制剂为直接饲喂微生物(Direct—fedmicrobial简称DFM)。微生态制剂的理论依据是动物微生态平衡理论。NurimiandPantala(1973),何清明(1994)研究证实不带沙门氏菌的成年鸡盲肠内容物厌氧培养后饲喂雏鸡可以预防沙门氏菌感染。这一发现后来完善成为竞争一排斥理论,证明了动物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作用。随之开展的一系列研究都验证和完善了这一理论,形成微生态制剂的发展依据。其实,微生态制剂的历史悠久(何清明1994;Fuller1989),各种发酵产品,比如酸奶就是一种微生态制剂的初级产品。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已有大量医用益生素上市,90年代开始德国、英国、丹麦等国在猪、牛、鸡的饲料中普遍使用。目前我国医用益生素产品有促菌生、昂力1号等,饲料用产品如益生菌剂EM等。随着微生态制剂的广泛应用,Gibson(1995)等人提出益生元概念,它是一种非消化性食品添加剂,能选择性促进一种或几种定植于肠内常住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从而增进宿主健康。大量研究认为某些寡糖、多糖及中草药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100)资助收稿日期:2002。12—19;接受日期:2003-05-06第4期蒲红宇等: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81均可作为益生元。GibsOn(1995)又提出将益生元与益生素合用,国际上将此类产品定名为合生元。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目前我国生产的活菌制剂2.1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与治疗药物不同,具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优点。它克服了应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增加及药物的副作用等缺点。益生菌进人动物肠道后,会与其中正常菌群会合,显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当前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2.1.1优势种群论正常微生物与动物和环境之间所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群落起决定性作用,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只占1%左右。如果专性厌氧菌减少,失去优势种群地位,则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会使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专性厌氧菌数量增加,恢复优势种群,从而起到调节微生态平衡作用。2.2.2生物夺氧论大量研究表明,一些需氧菌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2.2.3生物颉抗论动物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