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与内容特点.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读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与内容特点.doc

解读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与内容特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思广益谋划发展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解读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与内容特点科技部门户网站www.most.gov.cn2011年08月29日来源:科技日报“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整体部署,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国防科工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布实施。《规划》具体是如何编制出台的?《规划》的体例框架基于哪些考虑?《规划》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科技日报记者:《规划》编制历经了多长时间,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王晓方:《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始终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规划研究制定的过程也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规划研究制定历时约两年时间,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战略研究阶段,从“十一五”中后期至2010年4月以前,系统开展了科技发展重大专题调研、发展思路研究和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这是制定“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二是编制起草阶段,从2010年4月到10月份,认真吸收科技部和各部门的前期战略研究成果,广泛征集重大需求建议,起草形成规划初稿。三是集中研究阶段,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份,多次组织专家集中研究,进行部门协调和地方调研,开展公众咨询和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四是论证审议阶段,今年2月份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咨询论证工作。在规划编制中,我们注重组织领导和高层咨询。成立了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战略专家为主体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专家顾问组。先后组织召开四次规划领导小组会议,确定规划工作方案、总体框架和重点内容,交流科技口各单位“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审议规划文本。四次组织专家顾问组会议和集中研讨,就规划文本框架、重点内容、重大问题等听取意见,并请专家对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进行指导。二是战略研究先行。自2008年以来,科技部及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十二五”战略研究。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承担中央规划建议重大课题“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了支撑,也为确定“十二五”科技发展总纲奠定了基础。组织开展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对“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及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形成了总体判断。开展了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科技人才、国际合作等15个专题和技术路线图的研究,累计形成了200多万字的战略研究报告。国内上百个研究机构,超过1000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了有关工作。三是以需求为导向。广泛征集需求建议,作为确定“十二五”科技规划重点的先决条件。2010年5月,我们面向全国统筹部署了“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和重大科技需求建议的征集工作。36个国家部委、37个地方科技部门、11个行业协会、32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反馈760多项重大科技需求建议,为选择凝练科技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相关重点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加强部门地方协调。利用科技口会商会议,组织科技口各单位交流“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和任务部署。先后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参事室,致公党、民建、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中央,以及工信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交通部、国资委等十多个部门作了汇报和会商。召开了五个地方片会,就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目标指标及任务部署进行衔接。2011年2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将规划文本正式印发征求意见,我们对部门和地方反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梳理出有效意见197条,直接吸收采纳了153条。五是强化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规划编制过程中贯彻了“开门编规划”的工作理念,通过新闻发布会、座谈宣讲、媒体采访、科技展览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宣传“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在科技部主页上开通了“十二五”科技规划专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共收集到各方意见、建议和评论1000余条,经过仔细梳理,把归纳出来的9个方面近100条建议吸收体现到规划文本中。在《规划》正式发布前,又首次全文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科技日报记者:《规划》文本框架的确定主要基于那些考虑?王晓方:在凝练“十二五”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我们对规划文本框架进行了认真研究。从“九五”开始,历次五年科技规划大体上保持了一贯的体例格式,其中“十一五”科技规划是深化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十二五”科技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方面,我们考虑到“十二五”科技规划是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承上启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因此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