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紫藤萝瀑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案【大全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紫藤萝瀑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悟,把握文章主旨。3.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二、教学重点: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由写作背景导入: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最钟爱的小弟癌症晚期,作者非常悲痛,文中提到的“生死迷,手足情”指的就是这件事情。面对着紫藤萝花,作者会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从中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2、说说作者宗璞。(生小组派代表汇报)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另有笔名丰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长篇《野葫芦引》等。二、课文朗读,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字音:2、理清写作思路。我们先把课文的结构梳理一下,请大家用10分钟时间,再把课文读一遍师:同学们刚才按老师的要求在书上进行了认真地勾画,同时也对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师的`概括,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行踪。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紫藤萝瀑布就停住了脚步,然后是伫立花前抚摸花儿;最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紫藤萝瀑布。行文思路相当清晰而且开头停住脚步,结尾加快脚步,首尾呼应。学生:停住脚步伫立花前加快脚步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刚才已经找到了有关语句并进行了概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停住脚步驻步赏花伫立花前伫立忆花加快脚步快步思花用三个词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停住脚步来“赏花”,伫立凝望在“忆花”,加快脚步为“悟花”。赏花————忆花————悟花3、捕捉情感变化。这一路走来,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很多波折。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三角标注表示感情的词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作者刚看到紫藤萝时先是一阵“惊喜”,接着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时产生了“振奋”与“激动”之情;在驻布凝望,抚摸花朵之际,“疑惑、痛楚、遗憾”之感一并涌上心头;最后在再次抚摸花朵,经过一番沉思之后,她的内心又被“宁静、喜悦、振奋”所包裹。三、小结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条理清晰,首尾呼应,情景交融。四、布置作业。文中描写紫藤萝的语句很生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圈出其中关键的字词,在句子旁边简要的做评析。紫藤萝瀑布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领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会人生,感悟生命。2、品味佳言美句,并能作适当分析。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抓住景物描写、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2、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这篇文章,应首先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其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最后,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从而使自己体会人生,感悟生命。一、预习1.字词积累运用(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二、整体感知课文【读一读】1、一读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调,注意长句停顿。2、二读朗读欣赏,要求:认真倾听,作出评价。发言的同学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感情读出来看谁读得最好!3、三读示范朗读,将文章中写到紫藤萝树和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1、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2、作者面对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她的情绪体验起了怎样的变化?【议一议】情随花变,作者藉着紫藤萝花的形象想和我们探讨怎样的话题呢?(生命)品读主旨句,小组讨论其含义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的形象——生命的感悟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三、课堂小结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四、布置作业1、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2、按原文填空:3、先根据意思填词,然后用该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