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珍珠鸟教学设计珍珠鸟教学设计珍珠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珍珠鸟》是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堪称一篇玲珑剔透的美文。全文构思精妙,文笔简练,具有“半花瓣上说人情”之妙。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感受“我”与小珍珠鸟之间逐步友好、信赖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理念:《珍珠鸟》这篇课文无处不透出一股浓浓的情,因此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主线“信赖”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学会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学会表达。教学过程:一、简单回顾,奠定情感基调。1、媒体出示下列词语:娇嫩、珍珠似的、蓬松、细腻、淘气、扭动(1)指名读。(2)齐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的一种鸟?你可以用大屏幕上的词语来描述一下珍珠鸟。[设计意图:学生在上过一课时后,总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畅谈一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并且,也能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的工作。]过渡:是呀,珍珠鸟真是美丽可爱啊,怪不得“我”会说(媒体出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二、读中感悟,了解珍珠鸟的可爱。1、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2、一起读出对珍珠鸟的喜爱。3、过渡:“我”无比地喜爱朋友送给我的这对珍珠鸟,为它们安了一个——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你们瞧:媒体出示图文:“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齐读)4、你们觉得这只小珍珠鸟怎么样?5、多可爱的小家伙,谁能读出它的可爱?(通过朗读来进一步感受珍珠鸟的可爱。)[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珍珠鸟的可爱,且借助媒体图文结合符合小学生对事物认知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盟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过渡:看到这么惹人喜爱的小家伙,真想能和它成为——朋友。怎样才能和它做真正的朋友呢?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看看课文中“我”和小珍珠鸟是怎样相处的,相处得怎么样呢?三、自读感悟,体会人鸟共处的美好。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读书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有关的词句,注意从重点词句中进行体会和感受。(2)自己思考好后,把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2、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在全班进行交流。(媒体出示整个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红某句句子,并在重点词语下加上着重号,以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重点词句如下:(1)起先,这个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①引导学生抓住“只”、三个“一会儿”体会:一开始,小珍珠鸟的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活动的范围很小,它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慢慢地,小珍珠鸟的胆子大些了,敢到屋子里活动了。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像个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我”不但不生气,反而很喜欢它。)②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表现出来。(2)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①引导学生抓住“竟然”这个词语体会: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作者的意料。)②读出自己的体会。(3)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谈感受。从“一点点挨近”体会:珍珠鸟的胆子虽然变大些了,但还是很小心。从“蹦到我的桌子上,俯下头来喝茶”体会:小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和我距离也近了。从“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体会:珍珠鸟没有完全相信我,对我还有戒心。②读出自己的感受。(3)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引导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珍珠鸟胆子真的变大了,不再怕我了,对我没有戒心了,已完全相信我了。(4)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①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语体会。从“抚一抚”体会:作者很喜欢珍珠鸟,是很轻很轻地抚摸珍珠鸟的毛的。从“友好地啄”体会:珍珠鸟胆子更大了,和我已变成了可以信赖的好朋友了,珍珠鸟也喜欢上我了。②练习读好这句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自己去读课文,是让学生有一个和文本零距离接触、交流的过程,而且带着要求去读课文,就更有目的性,在静静的读书过程中,营造一种浓浓的课堂书香。在学生先自己充分读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