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数学教案【精品多篇】[导语]高三数学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三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3)情感与能力目标: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教学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难点】: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2)12能被4整除;(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知识建构归纳总结: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归纳总结:当p,q都是真命题时,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是假命题,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篇二学习对数函数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2、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3、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方法启发研讨式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由学生说出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由得。又的值域为,所求反函数为。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板书)1、作图方法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学生应能想到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同时教师也应指出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和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和,并分别以和为例画图。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1)指数函数和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2)画出直线。(3)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对称点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右侧的部分。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和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2、草图。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投影仪将和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3、性质(1)定义域:(2)值域: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轴的右侧。(3)截距:令得,即在轴上的截距为1,与轴无交点即以轴为渐近线。(4)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轴对称。(5)单调性:与有关。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当时,有;当时,有。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