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优点:无需插管,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发生保留正常生理功能(吞咽、进食、咳嗽、说话)保留上气道的生理温化、湿化和免疫功能不需镇静剂,患者从生理和心理上均较易撤机「上机」与「停机」灵活,可间断、长期或家庭使用缺点:无法行有效气道管理(如:有效引流痰液、防止误吸)难以提供高度和精确的通气支持口罩/面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口罩/面罩不易密闭,漏气胃肠胀气适用范围轻中度呼吸衰竭,无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此外还用于呼吸衰竭早起干预和辅助撤机。指征患者清醒合作;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无影响使用口鼻面罩的面部创伤;能耐受口鼻面罩。通气模式的选择1.自主呼吸模式S呼吸机频率与病人的呼吸频率保持完全同步,若病人自主呼吸停止,则呼吸机也停止工作。2.时间控制模式T患者没有自主呼吸,需要一个时间性的强制的模式来控制压力大小的输出。3.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S/T):在自主呼吸时以S模式进行,在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时则强制通气,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的患者。简而言之,就是患者在设定的时间内能自己触发呼吸机即为S模式,不能则为T模式。以上所说的都是无创呼吸机的双水平模式(BiPAP模式),常用于Ⅱ型呼吸衰竭。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模式):常用于I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常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患者。常用参数调节1.压力差大小:即吸气压(IPAP)和呼气压(EPAP)之差,差值越大,潮气量越大,反之亦然,这是影响潮气量的最主要因素。一般初始设置通常为IPAP8~12cmH2O,EPAP4cmH2O;CPAP,即IPAP=EPAP=4~5cmH2O,IPAP一般每次增加2cmH2O,5~6min增加1次,熟练者也可将调节时间缩短至2~3min,每次也可增加至3~4cmH2O,若增加EPAP,则需同步增加IPAP,以保持通气压力的稳定。总之,要把握「从低到高、逐步调节,病人耐受」的原则。2.吸气时间:吸气时间越长,压力平台维持时间也越长,充气时间越长,潮气量也就越大,这是影响潮气量大小的第二重要因素。3.压力上升的速度:在BiPAP呼吸机中,常规的压力波形皆为方波,其特点是一旦吸气触发,通气压力迅速上升至预设值,流量迅速上升至峰值;随着肺泡内压力的升高,外界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下降,流量相应下降,表现为递减波。为满足不同的通气需求,需相应的设置不同的压力上升速度。压力上升速度越快,压力平台维持的时间就越长1.潮气量:8-12ml/kg,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动脉血气情况来进行调整,比如通气不足,那么就可以相应加大潮气量或呼吸频率,但同时也要控制气道平台压。(身高(cm)-105=理想体重kg)2.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来调整,而且呼吸频率的设置不是孤立的,要根据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一起考虑。如果患者本身的呼吸频率很快(气促明显),超过40次/分,那么我们设置的初始呼吸频率就不要过低,否则容易人机对抗,此时可设置在30-35次/分,略低于自主呼吸频率,以后随着引气促的原因去除,自主呼吸减慢,再逐渐减低设置的呼吸频率。3、吸气流速:流速的波形有方波、递减波、递增波、正弦波。平均流速和送气时间的乘积为潮气量。只有定容型通气模式才需要和可以设置吸气流速,而定压型模式的吸气流速只能监测,不能预设。设置流速的同时需要选择波形,波形可为递减波或方波。临床上常用的吸气流速,成人40-100L/min,平均是60L/min,也有人认为成人常用的流速应在40-60L/min,但这样说似乎并不很严谨。我们选择流速的时候要结合波形考虑,一般情况下,方波流速可为40-60L/min,递减波流速60-90L/min。递减波60L/min和90L/min分别大约相当于方波的40L/min和60L/min。把握以下原则:如果患者呼吸深快、气道阻力大或内源性PEEP高,应选择递减波和较高峰流量;如果呼吸平缓、气道阻力较低,可选用方波或递减波,且峰流量偏低。如果患者充分镇静-肌松,采用控制通气,那么对波形和流量无需过分强调。4、吸入氧浓度原则上,在SaO2>90%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氧疗的目标是改善低氧血症,使PaO2>60mmHg或SaO2>90%便可,再继续增加FiO2并不能增加疗效,某些情况下可能反而增加副作用。即使是对于ARDS患者,目前也是推荐维持ARDS患者SpO288%-95%和PaO255-80mmHg便可,过高的FiO2可能会出现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