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的模块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平台战略个人简介●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标准化、模块化对企业的价值●技术平台对企业的价值●模块化实施要点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模块化的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美国,1996年提出)▲目标: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成本,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特点:在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的同时,不相应地增加成本。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目标:速度快、成本低+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制造手段:大规模生产+定制=大规模定制↓↓产品组成:通用模块+柔性组装=个性化产品●知识经济与设计规则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标准(规则)的竞争: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知识霸权标准战争(国际标准)▲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是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产出,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权利资本的形式已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知识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设计技术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模块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现代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规则”▲“设计规则”包含模块的三要素。——模块“结构规则”:又称“划分规则”。确定构成系统的模块的轮廓(界线),即系统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实际上就是,系统分解(为模块)的规则、或系统要素组合(为模块)的规则。——模块间“接口规则”:规定模块如何相互作用,模块间的位置安排、联系,如何交换信息。通过“接口规则”,固化模块间接口特征。——模块“评定规则”:即系统集成与检测的规则。它是模块接口的检验、测定“标准”,以保证系统集成质量。▲设计规则的价值:把“由上而下”的设计原则,具体化为确立设计规则。即系统设计之前需首先确定设计规则;突出了“接口”(界面)在模块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两大设计团队及其任务▲产品开发部(产品研发设计):目标是针对明天市场,任务:——模块化系统宏模型(总体、架构)设计(包括模块系统更新)。——模块系列设计:形成企业产品开发的通用模块平台供产品(快速)设计选用。——新(专用)模块设计:满足用户特殊需求。——新产品设计:定型后转“产品工程部”。▲产品工程部(产品快速设计):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今天的订单需要。其任务是充分运用现有技术平台,选用模块,快速进行产品设计。——基本型产品设计:选用现有模块,进行接口和组装设计。——改型产品设计:以现有模块为主,部分模块改型。——新型(新功能、性能)产品设计:以现有和/或改型模块为基础,配加新功能模块,进行接口、组装设计构成新产品。新产品中,新模块比例不宜大于30%。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标准化、模块化对企业的价值标准化、模块化对企业的价值●模块化“设计规则”的创新机制▲模块创新:在符合“接口规则”的前提下,模块可有最大的创新自由度,在竞争机制推动下,各类模块快速升级。▲产品创新:在“接口规则”指导下,产品设计者可以充分运用“选择权”,自由地、随心所欲地选用所需模块、创造新产品。图7—1设计规则的创新机制●模块化的效益▲面向速度——快:(例如即插式人造卫星)——基于模块平台:资源共享、继承性强,研发、制造周期短。——产品主要由通用模块组成,可快速上市。▲面向质量——可靠:——模块经反复优化,多处应用,其设计可靠性得到多次验证。——模块批量生产,工艺稳定,制造质量有保证。▲面向成本——低:(例如定制不收试制费)——模块的大规模生产,取得批生产的效益。——最大限度减少零部件品种规格,降低全流程成本。——模块是通用部件,适于专业化生产和外包、协作。▲面向用户——满意:(例如施乐复印机)——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产品易于拆装和测试,便于产品的维修和升级。▲面向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产品构成模式有良好的规划,可实现有序和持续发展。——产品构成具有柔性,对变化的市场和机遇,可作出快速反应。——易于采用新技术、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体现为新模块)。——可减少低层次的重复劳动,而将精力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有助于保护企业的技术秘密。●模块化成为各大公司的追逐目标▲IBM的产品策略是,提供一系列非常通用的“模块”,市场部用这些“模块”配置用户的个性化产品。▲HP公司的即插式测量仪器,可据用户需求,用各功能测量模块组合出几十种仪器。新一代模块与原模块可兼容。▲施乐公司在开发出新型模块化复印机后,不再设计全新的复印机,只开发新模块,以便于用户局部更新。▲美国空军研制“即插即用”式快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