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机械复习1.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工设备机械复习1.doc

化工设备机械复习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重要的定理、原理、准则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其作用点不变。也即:合力等于两分力的矢量和。2、二力平衡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为:等值、反向、共线3、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叠加原理:几个载荷共同作用的效果,等于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效果之和。“效果”——指载荷引起的反力、内力、应力或变形。“之和”——代数和。叠加原理成立的前提条件:(1)小变形;(2)材料满足虎克定理。等面积补强法的设计原则开孔被削弱的有效面积(承受强度的面积)≤可起补强作用的金属截面积(补强面积)。等面积补强——补强的金属量等于或大于开孔所削弱的金属量。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三类强度计算问题1、强度校核:2、设计截面:3、确定许可载荷:剪应力强度条件:挤压强度条件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根据强度条件,同样可以解决三类强度计算问题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若[]的单位用º/m,则刚度条件式为:应用扭转的强度和刚度条件同样可以解决校核、设计和确定许用载荷三大类问题扭转强度条件已知M、D和[τ],校核强度已知M和[τ],设计截面已知D和[τ],确定许可载荷扭转刚度条件已知M、D和[],校核刚度已知M和[],设计截面已知D和[],确定许可载荷虎克定理: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距中性轴同一高度上各点的正应力相等。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变化规律:圆轴横截面上某一点的剪应力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圆心处为零,圆轴表面最大,在半径为的同一圆周上各点的剪应力均相等,其方向与半径相垂直。无力矩理论的两个方程(薄膜理论)区域平衡方程式微体平衡方程式σm——经向应力,MPa——环向应力,MPap——工作压力,MPaδ——壁厚,mmR1——第一曲率半径,mmR2——第二曲率半径,mm适用条件:1.材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厚度无突变,材料物理性能相同;2.轴对称——几何轴对称,材料轴对称,载荷轴对称,支撑轴对称;3.连续——几何连续,载荷(支撑)分布连续,材料连续。4.壳体边界力在壳体曲面的切平面内:无横向剪力和弯距作用,自由支撑等;5.δ/DI≤0.1(薄壁容器)常用强度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强度条件(适用于脆性材料)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强度条件(适用于塑性材料)第四强度理论(能量理论)强度条件(适用于塑性材料)第二强度理论(最大变形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目前很少采用。压力容器材料都是塑性材料,应采用三、四强度理论,GB150-98采用第三强度理论.压力容器强度设计步骤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合理安排支座合理布置载荷合理设计截面合理放置截面提高梁的刚度的主要措施1、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2、改善结构形式,减少弯矩数值改变支座形式,改变载荷类型计算法则与符号规定轴力的计算法则:受轴向外力作用的直杆,其任意截面上的轴力,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轴向外力的代数和。背向该截面的外力取正值,指向该截面的外力取负值。轴力正负号:拉为正压为负剪力的计算法则: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横向外力的代数和(取其绝对值)。拉伸变形与剪切变形的区别:拉伸变形是两相邻横截面之间距离的增加剪切变形时,两相邻横截面间的距离不改变、但发生相互错动。求弯矩的规则梁的任一截面上的弯矩的大小等于截面之左(或右)所有外力(包括力偶)对该截面形心之矩的代数和。弯矩的计算法则:任一截面上的弯矩,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中性轴取矩的代数和。其中向上的外力,其矩为正;向下的外力,其矩为负。弯矩的符号约定上压下拉为正上拉下压为负扭矩正负规定右手的四个手指顺着扭矩的弯曲方向时,拇指指向外法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化工设备材料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设备的操作条件——压力、温度、介质特性、操作特点;材料的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加工工艺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冷弯性能及其他冷热加工性能;经济合理性及设备结构——材料价格、制造费用和使用寿命。高温设备对材料的要求:1、化学稳定性——抵抗高温气体(O2、H2S、SO2等)腐蚀的能力。钢的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