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第一节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2.滚动轴承的组成:3.滚动轴承的安装形式:4.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5.有关滚动轴承的国标规定:T二、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1.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在轴承内圈任一横截面内测得的内圈内径的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用dmp表示。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dmp、外径Dmp的公差带公差等级r6M6一)、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考虑滚道的磨损)(1)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与套圈相对静止的径向负荷称为局部负荷。作用在静止套圈上的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r即为局部负荷,如图(a)中的外圈和图(b)中的内圈所承受的负荷。(2)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与套圈相对旋转的径向负荷称为循环负荷。作用在旋转套圈上的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r,即为循环负荷,如图(a)中的内圈和图(b)中的外圈所承受的负荷。(3)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如图(1)当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应稍松些,一般选用具有平均间隙较小的过渡配合或具有极小间隙的间隙配合。(2)当套圈相对负荷方向旋转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应较紧,一般选用过盈小的过盈配合或过盈概率大的过渡配合。必要时,过盈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确定。(3)当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的松紧程度,一般与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时选用的配合相同,或稍松一些。轴承与轴颈或外壳孔配合的选择,应依据所承受载荷的性质(轻、正常、重负荷)依次越来越紧。轴承在负载的作用下,套圈会发生变形,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松动。因此,受重负载时配合应紧些,受轻负载时配合应松些。一般地,负载如下分类:轻负载:P≤0.07C正常负载:0.07C<P≤0.15C重负载:P>0.15C其中:C为轴承的额定负载,数据可以从有关手册中查找。GB/T4604—1993规定,轴承的径向游隙共分五组:第2组,0组,第3、4、5组,游隙的大小依次由小到大。其中,0组为基本游隙组。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等级随轴承的公差等级、旋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的提高而应相应提高。与0、6两公差等级的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等级,一般分别为IT6和IT7。综上所述,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很多,通常难以用计算法确定,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常采用类比法。课本中表分别列出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的选择,可供设计时参考。三、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时,只需标注轴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下图即为滚动轴承与轴、外壳孔在装配图上的标注,以及轴颈、外壳孔零件图的标注示例。φ55j6Φ100H7()(1)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高到低分为2、4、5、6(6x)、0,其中0级精度最低,称为普通及,应用最广。(2)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壳体孔配合的配合尺寸公差带的特点(3)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和壳体孔的公差带是从《极限与配合》标准中选。(4)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壳体孔配合的基准制(由标准件决定)(5)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一般采用类比法。(6)轴颈和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值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