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宁海中学贺云【设计思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只有牢牢抓住这条主线,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较好地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审美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我从兴趣入手,以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为主,充分运用教学中各个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通过聆听、歌唱、体验、欣赏、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得到美的享受,进一步加深感受浓郁高原特点音乐作品的美,从而从内心深处感受祖国锦绣山川的美,增强爱国情感。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受富有藏族山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把握变换拍子的特点。2、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3、引导学生感受西藏雪域高原特点的音乐作品的美感与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爱国情感。二、【教学重点】:1、用优美舒展的声音表现高原歌曲,感受祖国锦绣山川的美,提升学生的歌曲表现能力。2、通过讨论、演唱、舞蹈律动等探究活动,领略高原山川歌曲产生的美感与独特魅力!三、【教学难点】:1、掌握休止符、三拍延长音的唱法,正确运用呼吸来表现歌曲的美。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电脑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创设课堂温馨氛围。二、激趣导入1、以“旅游”为话题,导出青藏高原。2、出示青藏高原风景图片,做简单讲解。3、分小组围绕青藏高原人文环境竞答。1、欣赏老师去西藏旅游的照片。思考问题:老师去哪旅游了?2、观看青藏高原人文风景图片。3、竞答问题,加强对青藏高原的了解。通过导入激趣、置疑,欣赏,引导学生从直观和感官上感受了解青藏高原,暗含的歌曲伴奏音乐背景为学习歌曲埋下伏笔。三、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感体验置疑探究)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2、整体欣赏歌曲。播放HYPERLINK"小学音乐青藏高原.swf"《青藏高原》歌曲视频,提出问题:歌曲的速度?歌曲声音有什么特点?3、出示歌谱,播放第一段演唱,提出问题:1-19小节可以分成几部分?1学生情感初体验思考问题:歌曲的速度?歌曲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分析回答。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分析讨论。了解词曲作家张千一,初步体验歌曲情绪。带问题欣赏歌曲,目标明确。把握歌曲旋律走向,初步分析歌曲结构。(合作交流,点拨呈现)学习第一乐段:1、朗读歌词,指导咬字吐字,归韵“an”2、教师弹第一乐段钢琴伴奏化解难点一(oxxx)1、学生朗读歌词2、跟琴轻唱第一乐段歌词引导学生用秀美亲切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引导分析歌曲结构特点。初次练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学习第二乐段:1、讲解变换拍子。2、出示旋律幻灯片,并演唱5、教师范唱第二乐段歌词,学生带问题聆听。4、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衔接。1、学生练习拍击变换拍子强弱。2、学生击拍,感受变换拍子的不同。3、找出三拍延长音与对应的字,找出老师的呼吸点。注意第九小节时值。指导学生掌握变换拍子的强弱。化解难点二:把握三拍延长音时值,区分三拍延长音与两拍延长音。引导学生明白:在恰当的地方换气,既保持乐句的完整,又有利于情感的表达。(比较鉴别,感受品味)变化演唱形式表现歌曲1、歌曲接龙2、第二段歌词自学后集体PK赛。3、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发声方法,变化演唱形式表现歌曲。4、处理歌曲分析歌词山歌意境,引导学生添加各种表情记号,教师升调伴奏,并用手势提示学生表现歌曲。1、把握体会藏族山歌高亢、气息绵长风格的特点。2、歌曲接龙。3、自学第二段歌词。4、集体PK赛。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发声方法,变化演唱形式再次表现歌曲。实现歌曲的巩固,深层次体会歌曲情绪添加各种表情记号,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并教给学生处理歌曲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变化及以后的应用。细微处理,感情再升华,感受表现藏族山歌特点。四、舞之蹈之,精彩呈现1、出示精彩舞蹈视频《翻身农奴把歌唱》,讲解藏族舞蹈特点:松胯、弓腰、曲背。2、示范藏族最隆重的礼节:献哈达,示范动作要领(先手后脚)。1、欣赏、感受与音乐息息相关的藏族舞蹈文化魅力。2、学习藏族舞基本步伐与献哈达动作。3、小组互献哈达。层层深入,由歌及舞,通过肢体律动,进一步感受青藏高原舞蹈音乐文化的魅力。五、拓展欣赏、升华情感1、讲述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补充欣赏《天路》。2、启发学生把对青藏高原的爱转化为歌,真情演绎《青藏高原》。1、学生自由欣赏,可跟唱2、学生编排演唱形式,完整再现歌曲。深化情感,提升认识,增强对西部开发与民族团结的理解。真情演绎整首歌曲。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热爱之情。(《坐上火车去拉萨》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