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
上传人:海昌****姐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第2课时《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师生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作者在众多的水果中,他常常想起萧山杨梅。为什么呢?回顾:(1)、课文主要写讲了什么?(2)、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两件事?(生:回答。)我们一起来读课题《萧山杨梅》。2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说说他们的意思。(出示生词)(遨游、领略、惬意、沧桑)【设计意图】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对字词进行巩固复习。二、导入新课。作家袁鹰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作者念念不忘金老师所做的事情。作者为什么会记忆如此深刻呢?这节课我们就认真研究一下。读书思考:1、这两件事中,你把印象最深的部分给大家读一读。谈一谈为什么你对这件事印象特别深,你的体会是什么?2、由此你想到过没有在你的学习中,有哪些老师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一写。3、一边讨论一边批注。【设计意图】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读书时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时让学生在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达到情感的交流和共享。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相结合。三、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找一个小组汇报。同学和老师可以互动交流。(重点句子的分析体会,边讨论边加强朗读。)学生可以质疑,并互相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意在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并通过朗读指导加深体会。这部分主要还是对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能用自己的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同时也从中感悟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五、感悟体情。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六、总结全文,情感表达。1、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2、你最想送给金老师的一句话是什么?3、你想送给对你有帮助的老师一句话是什么?【设计意图】:感悟体情、总结全文: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懂得如何感悟文章的中心,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七、积累句子,指导朗读。1.校园十分宁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2.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3、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唯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中悟情,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七、实践活动。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爱的教育》《寄小读者》。这两本书分别讲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本?【设计意图】: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结束语:老师,您就是知识的耕耘者,爱的播种者。是您用知识的阳光普照,用爱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板书设计:18萧山杨梅鼓励课外阅读关心感激整理图书吃杨梅爱护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