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路上写春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杏林路上写春秋.doc

杏林路上写春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杏林路上写春秋记优秀共产党员洪葵同志先进事迹洪葵博士是一位忠于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学科领军人物。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为座佑铭,以忘我工作为最大快乐。在临床医、教、研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处处以身作责,严格自律,模范带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党的培养和教育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成就。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决心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誓言。求学·成长在求学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1988年她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并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江西医学院心内科硕士学位;1995年-2000年在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医学部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留学,从师世界著名心血管病和遗传学专家-Brugada攻读博士后。2002-2006年,曾先后任美国纽约州心律失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及助理教授。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江西省分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兼无创电生理和基础研究专业学组副组长、全国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第六次医学遗传学主任委员、江西省心电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江西分会常委、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中国心脏起搏和心脏电生理杂志编委,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国际HumanMutation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特邀审稿专家。成就·贡献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20年。紧张忙碌的工作造就了她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她凭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心血管病研究领域不断探索、钻研、创新,研究,在国际、国家、省级重点医学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获得省、市级成果奖4项,参编专业书籍6部,主编1部。多篇论文被国内、国外医学期刊引用。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其中一文,被国际心血管病学会专家所编辑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指南中引用,及被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中引用。被国内外相关专业大会特邀专题演讲近40余次。而且,还承担了国内多家相关学术专著的主要章节的撰写工作,包括2008年心电图进展,国家十一五攻关教材编写《心律失常》,2009心血管病学新进展的5个章节的撰稿工作。关怀·责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多年来,以她普通党员的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患者的赞誉。她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江西省主要学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江西省首届“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我省设立自然科学奖以来医疗卫生行业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江铃科技精英”奖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倾注毕生精力的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在各级党委和省政府、学校和医院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支持下,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心血管疾病DNA库、心律失常遗传实验室。作为一名从事医学科研工作者,她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时刻不忘责任重于泰山。为整合江西省医学遗传专业人员的技术力量,提升江西医学遗传研究在国内的水平,她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立了江西省医学遗传和基因治疗研究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心电图专业的诊断水平,牵头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立了江西省心电协会(一级学会),为此,全国心电协会为了祝贺本协会的成立,2010年4月在我省举行全国心律学论坛,为宣传江西,促进江西心电事业的兴起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心系医疗事业,心系家乡人民,牵挂着红土地。卓有成效地积极开展江西地区心脏猝死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与世界心脏猝死研究组织-Brugada综合征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关系,成为中方第一个注册研究合作负责人(网页:Brugada.org)。并因所学专业之长,被国家973研究项目组邀请作为主要科学家参加国家973项目“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主持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招标、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在临床工作上,她刻苦钻研技能本领,紧跟国际心血管疾病研究前沿,不断进取和创新。结合自身在国外留学经历,应用所学的先进知识,带领本专业小组,在临床心脏猝死患者的诊断和识别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一名党员,她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重视教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甘于奉献。特别是在医疗科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