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網路環境下兒童圖書館發展路向探討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杜琛摘要結合全球數位圖書館發展歷程,從建立特色資源資料庫,網路化運作、多元化資訊服務及館員隊伍素質等方面對資訊時代我國兒童圖書館發展前景進行論述。關鍵字網路環境兒童圖書館發展方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現代化網路環境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並迅速發展。其中Internet已經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用戶超過2億,生活中的人們隨時可以感受到網路資訊的衝擊。網路的普及,將我們置身于一個全新的網路環境中。網路環境是指在電子電腦和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基礎上構建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型數位式電信網路。它使得各類型圖書館,無論是公共圖書館、專門圖書館還是學校圖書館,正在經受著一場新的考驗,面臨著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因此,我們應當展望未來,積極研究圖書館發展動向,找准目標,才能分階段地不斷前進。下面就網路環境下,兒童圖書館發展方向提一些粗淺的認識,並就教於海峽兩岸圖書館學界的專家學者及同仁。1重視數位圖書館建設,拓展兒童圖書館生存發展空間網路環境下,圖書館面臨的根本性變革就是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實現圖書館的自動化、網路化、資訊化、數位化,把相對封閉、功能單一、以貯存印刷載體爲主,單純借閱藏書的傳統圖書館向以高新技術武裝的、開放的、多功能的、能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數位圖書館過渡和轉變。數位圖書館是採用現代化先進技術對各種載體(文本、圖片、語言、影像、軟體、資料)的文獻資訊進行數位化處理、轉換爲數位化資訊使之無限量貯存,網路遠端傳遞,供人們在互聯網上快速便捷地利用共用。數位圖書館體現了21世紀圖書館發展的方向。西方發達國家自1993年起,就投入大量資金,開發研製數位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首先提出“存取創新”計劃,而後,美國國家基金會又推出了“數位圖書館創新計劃”。1995年,西方七國的國家圖書館在巴黎組成G7數位圖書館聯盟,預定在2000年後,以廣域網爲載體推出“全球數位圖書館”;我國數位圖書館的建設是從最初的國外情況介紹、理論研討開始的,經部分權威圖書館及科研機構的聯合研究試驗,歷經幾年的籌備,於2000年4月正式啓動“中國數位圖書館工程”。中國數位圖書館工程確立了我國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對傳統圖書館進行建設和改造,通過聯合重組,使之發展成爲虛擬化的數位圖書館。兒童圖書館作爲圖書館的重要分支,其數位化建設也是整個圖書館數位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整體上來說,兒童圖書館的數位化建設,需要走統籌規劃、國家主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分享的道路。在2001年,包括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基礎較好的兒童圖書館參加的“中國兒童圖書館數位化建設研討會”先後在大連、上海、深圳召開。會上,與會代表對兒童圖書館數位化建設的現狀及前瞻性進行專題研討,並通過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牽頭,委託一些基礎較好的兒童圖書館作爲示範館先行試驗。由各館申報自己的館藏資源特色專題,綜合比較後確定各地專題資料庫,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開發。綜上所述兒童圖書館正朝著數位化建設穩步地向前發展。兒童圖書館界追求多年的資訊資源共建共用的夢想將最大限度地成爲現實。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挑戰與機遇並存,能不能及時把握這一機遇,利用高新技術建設兒童數位圖書館,是對兒童圖書館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嚴峻考驗。2營造館藏文獻特色,建立特色文獻資源資料庫網路環境下的文獻資源建設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要求各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必須適應現代化圖書館網路化的發展,其實質就是館藏文獻的特色化。館藏文獻特色是圖書館長期面向特定服務物件而形成的文獻資源收藏特點的概括,但其形成的根源是讀者的需求,即:需求形成的特色。這一規律說明館藏建設是以需求爲導向,以特色爲其文獻資源結構的表現形式。在網路環境下,文獻資源建設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形成優勢。兒童圖書館就館藏文獻特色化建設而言,除少兒讀物外,在教育教學、家庭教育、少兒保健等方面,有著廣泛的選擇餘地。2001年夏,“中國少年兒童資訊大世界——網上圖書館管理委員會”成立,並經過多方調查研究和徵求有關專家意見,制定了“中國少年兒童資訊大世界——網上圖書館專題資源庫建設總體方案”,方案包括各館館藏聯合書目資料庫的建設、館藏聯合專題資源書目資料庫的建設、網上專題資源加工與編目庫的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各館根據自己的特點,準確定位,集中優勢,重點建設特色資源。如: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承擔精品連環畫及環保專題的資料庫建設,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承擔學生應考疑難解答及謎語、笑話專題,湖南少年兒童圖書館承擔少兒科普知識及童話世界專題等等。只有形成自己的館藏特色,保證其系統性、新穎性和權威性,做到資源互補,才能充分發揮兒童圖書館資訊服務的整體效應,發揮各館館藏資源及網上資源的積極作用。綜上所述,筆者認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