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论文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学习数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一数学论文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学习数学.doc

初一数学论文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学习数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数学论文: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学习数学摘要: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然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级年级的学生,由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因此重视对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初一数学;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指导方法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一、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存在问题(一)初一学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在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中,我观察到一部分学生害怕记数学公式,对证明题严格的推理过程感到头疼;常常在做题时咬笔尖,在草稿纸上胡写乱画,或呈抓耳挠腮状;对数学考试更是感到恐惧。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存在数学焦虑。心理学家从临床的观点把焦虑反应看作是带有不愉快色调的正常的适应行为,而数学焦虑是一种特殊的学科焦虑,是个体由于预感到数学学习目标受挫,或者对克服学习障碍无能为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行为表现及心理体验。为了解中学生数学焦虑的情况,我在所任教的中学选取初一年级的四个班作了一次有关数学焦虑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学生对负性评价焦虑、数学知识焦虑、数学课堂焦虑、数学作业焦虑、数学考试焦虑、生活情景焦虑。调查结果得出数据分析方法如下:对问卷中每道题的5个答案依次附上1、2、3、4、5分,然后将各题所得的分数加起来,对总分进行标准化,最后得出的值就作为数学焦虑的程度值。将这组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不同程度数学焦虑的界定范围,它们依次是:2.9以上属于高度数学焦虑;2.02~2.9属于中度数学焦虑;2.02以下统称为低度数学焦虑。按照这一方法,得出如下一组数据: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部分中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数学焦虑,并且高度数学焦虑者占有37.5%的比例。对数学学习有高度焦虑感的学生因为有很强的学习动机,迫切希望在短时期内提高学习成绩,常常过高估计数学材料的困难,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于是他们总是处在“备战”状态,精神过于紧张,对学习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个参加考试的学生如果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就可能会将试题看错或作错误解释,也许还会忘记重要内容,这样答出的试卷就不能反映出他的真实水平。(二)对过度数学焦虑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1)过度数学焦虑是一种疾病,是由数学而产生的一种恐惧情绪。(2)过度数学焦虑是某些人遇到数学问题时所产生的惊慌失措、无助感、思维混乱等不良反应。(3)过度数学焦虑是对数学情境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焦虑体验。(4)数学焦虑是由数学问题和情景而引起的病态恐惧症,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恐惧感,急躁感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对数学学习低度焦虑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够兴奋,对数学成绩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从调查研究来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焦虑过度而不是焦虑过低。数学学习焦虑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绪.它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数学学习焦虑的学生上课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不思进取等情况,应该彻底消除。二、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与策略根据学生学习的焦虑度、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学习数学的环节等方面,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进行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也可适用其他学科。(一)把握起始阶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良好的开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