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宣传教育简介健康维护篇总得来说,只要正气旺盛,致病原因就不能危害人体,人也就不会发生疾病。因此中医非常重视保护人体的正气,在没有发病得状况下,就采用防护,也称为“治未病”。怎样保护人体的正气?人体的正气首先取决于先天秉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先天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步也有赖于后天的保护。对于后天的培补和固护,重要是通过养护脾胃,提高脾胃的运送消化吸取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到达强健五脏六腑的功能。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减少房事,爱惜精气。同步要注意合适补充益髓添精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和规律,要顺应四季养生的规定。不要过度疲劳,既不可过于劳心,也不可过于劳力。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足,阴阳和平而不病。起居养生篇人体各器官修补时间四季养生春养肝一、肝的重要功能二、怎样养肝三、春季养生食谱2、以味补肝,首选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服:也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醋泡黄豆,食蛋或豆,疗效颇佳。平素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冲服,能迅速止痛。3、补肝血、食鸭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措施。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同步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4、舒肝养血,佳蔬菠菜。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滋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5、首乌肝片—春令最佳药膳将首乌30克煮浓药液,取20毫升备用。鲜猪肝250克切片。姜、葱、蒜各15克,葱切成丝、蒜切成片、姜切成米粒。将猪肝片加入首乌汁和食盐少许,用约10克湿淀粉将其搅拌均匀。此外,把首乌汁、酱油各25克,白酒10克,食盐4克,醋5克,湿淀粉5克和汤兑成滋汁。再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入油,烧至七八成热,放入拌好的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去余油,锅内剩油约50克,下入蒜片、姜片略煸后下入肝片。同步将青菜下入锅翻炒几下,倒入滋汁炒匀,淋入明油少许,下入葱丝,起锅即成。首乌补血乌发,是古代著名的抗老益寿药。6、春季常用食谱★衣着宜捂:春季衣着宜暖不适宜寒,俗称“春捂”。★不必进补:春季是万物生发之季,一般不必进补。但对体虚乏力、动则汗出者,可用党参、黄芪各20克,鸡肉2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炖服。★适量运动:宜简朴易行而富有爱好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春游、乃至放风筝、荡秋千等以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适为宜。不适宜剧烈运动,以免大汗淋漓而损伤阳气,夏养心一、心的功能二、怎样养心三、夏季养心食谱1、荷叶茯苓粥2、凉拌莴笋3、奶油冬瓜球4、兔肉健脾汤1、多晒太阳:阳光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来源(9:00-10:00最佳)2、晚睡早起,多进行户外运动。3、衣服要透气,空调温度要合适。少穿露脐装。4、多喝水。水是夏天的第一养生良方。养阴生津。5、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忌过甜、咸,辛辣油腻。6、注意养心。夏天出汗多,易用损难过阴,耗心阳,是心最累的时候。7、对的看待苦夏:胸闷不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大便稀薄等。应减少食量、清淡饮食,使脾胃健和。8、冬病夏治:阳气局限性、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免疫功能低下者。9、注意醒脾:尤其是三伏天,气候闷热而潮湿,多夹湿浊(恶心)、食欲不振(薄荷、荷叶包饭、生姜)用其芳香之气来醒脾。10、多食清热利湿之品:绿豆汤、绿茶、荷叶粥、芦根、竹叶、西瓜等11、注意补心气:心慌、气短、乏力等(心阳或心气虚)--人参3g泡水,人参炖鸡,肉桂3g泡水,黄芪3-5g泡水喝秋养肺一、肺的功能二、怎样养肺三、秋季养肺的食谱2、茶疗养收法★萝卜茶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加少许食盐,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用水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不拘时限,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合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等。★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银耳茶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和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之功,合用于阴虚咳嗽。★桔红茶桔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有理气润肺、消痰止咳之功,对咳嗽痰粘、咳痰不爽有效。3、补粥养收法1、秋天养肺,学会呼吸:胸式呼吸:伸开双臂,尽量扩展胸廓,然后大口吸气,大口吐气;腹式呼吸:把气深吸到腹部,鼓起小腹,最终引气沉于丹田(脐下3寸处),停止几秒种后,再把气从鼻孔呼出。2、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