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大教育輔導教務處教育學程實習輔導室發行88年6月1日創刊91年4月15日出版第六期用心看世界,以愛共分享趙梅如(本文作者為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有兩個從來不認識的病患,卻因為生病,住進了醫院,而成為談心聊天的好朋友。說也奇怪,因為中間隔著布幔,他們卻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靠窗的病患,每天會把窗外看見的美好景物,生動地描述給沒有靠窗的朋友聽,讓沒有靠窗的朋友也如同看見窗外的景致一樣。目次*用心看世界,以愛共分享………………………1發行人:高強*質性研究寫作……………………………………3指導:蘇教務長炎坤、李所長坤崇*量化資料分析方法之謬誤………………………5主編:趙梅如教授、于富雲教授*專題研討─短期心理治療之焦點治療法………7文字編輯排版:藍志玟*熱情無限—饒夢霞老師…………………………9專題演講逐字稿整理:李芩萍、林雨璉、潘玉鳳*多面亞當—董旭英老師…………………………11地址: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雲平大樓8F*月亮心情─唐璽惠老師…………………………14電話:(06)2757575轉50147傳真:(06)2763414網址:HYPERLINK"http://140.116.223.223"http://140.116.223.223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直到有一天深夜,靠窗的病人突然呼吸困難而急促,沒有靠窗的病人聽到了,馬上伸手想按鈴,卻在按下前的一剎那停住。靠窗病人的呼吸卻愈來愈微弱,直到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而沒有靠窗的病人卻始終沒有按下鈴。清晨,當護士發現時,靠窗的病人早已沒有氣息。沒有靠窗的病人因此要求護士可否讓他換到靠窗的床位。當沒有靠窗的病人換到窗邊時,卻大叫:「怎麼會這樣,他天天都把窗外看見的景物說給我聽,怎麼可能窗外是一堵牆。」護士非常訝異的說:「怎麼可能,這位先生是位盲胞,他完全看不見。」這樣的一個故事,會讓我們聽了難過,覺得人性卑劣。但是,除了卑劣,您在裡面看見了什麼?靠窗的病人,用「心」看世界,用「愛」與人分享。你呢?用「心」了嗎?看到的「心」世界是什麼?有一句話是說:「我們相信什麼,所以我們看見什麼?」你的「心」「眼」裡,匯聚了哪些「看見」與「相信」。而你的「愛」呢?還在嗎?在人生儲蓄中,還有多少?只愛善良的人嗎?對於卑劣的人呢?教育愛又是什麼?在廣博的教育理論與觀點中,當老師的人,就如同靠窗的病人,把心中看見的美好景物說給學生聽。而學生,或許是那沒有靠窗的病人,急於想取代靠窗的位置,好自己一窺窗外的景物,而「心」卻也「蒙蔽」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現在適時席教師,將來也將成為教師,在交與學之間,你是靠窗的病人?還是沒有靠窗的病人?你的「心」,現在在哪裡?「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李察巴哈,在他的另一部著作中提到:「這個世界,是你的練習本子,在那些本子上,你做你的人生習題,世界,未盡真實,但如果你願意,可以在那上面,表達人生的真相;你也可以在上面塗鴉;或者寫下諾言,或者,把一頁頁的紙,撕成碎片。」是的,這個世界發生的事件,我們都可以把它當作一個作業,一種習題。或許作業裡有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拿手的、不拿手的;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有容易的、也有難題,但是,每個習題手中,都有一份禮物送給你,只要你去做習題。李察巴哈也說:「只要讓你能有一線希望,你也就能有實現希望的力量,但是,你也許得把力氣使上。」親愛的同學,這裡面所提供的一些觀點或故事,或許像講道理,或許也很同裡,有一些我們的看法,也有一些別人走過的路。不論是什,我們只能將「心」看見的世界,說給你聽,也期許大家在這條教育的路上,永遠不忘「用心看世界,以愛共分享」。(繪圖:王理寧)國科會教育學門提昇研究方法論研討會質性研究寫作主持人:夏林清(輔大應用心理系教授)引言人:顧瑜君教授(東華大學教研所專任副教授)成虹飛教授(新竹師院初教副教授)蕭昭君教授(花蓮師院兼任國教所副教授)李芩萍整理壹、發言內容摘要學術研究作為一種生命:我和教育研究的關係蕭昭君教授:談質性研究寫作就從「為什麼」而非「如何」談起。關於質性研究的寫作,在此提供<<國立台北師範學報>>2001年9月,14期,p233---260<教育研究的質性研究>,可以提供大家作為質性研究思考的方向。以質性研究為生命情調的選擇是要付出代價的。在許多教育現場,常會聽到有人說:「因為不懂統計,才作質性研究。」先選擇工具,再決定做什麼題目,讓我很懊惱。也常聽到有人說,知道要做質性研究,但不知做什麼題目。事實上,在座的我們從小就接受實證典範的洗禮,若說自己數字概念不好,似乎又說不過去。很多時候,被迫閱讀的資料都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客觀的環境中沒有看到靈動。所以,人際互動、權力結構可能因此在研究現場被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