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夹竹桃和夹竹桃的区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花夹竹桃和夹竹桃的区别.doc

黄花夹竹桃和夹竹桃的区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花夹竹桃和夹竹桃的区别: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常见灌木或小乔木。黄花夹竹桃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及印度,现在世界都广泛栽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例如: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有栽培,一般只是作观赏用途。[1]树型较夹竹桃高大,高约2-5米,开黄花,果实像桃子一样,割切树干时有乳液渗出。花期为每年5-12月,而果期在8月至明年2月。全株有毒。人类中毒时会对口腔及胃部黏膜造成局部刺激,继而呕吐,腹泻,延续头痛及腹痛。虽然如此,中医则认为有药用价值,可用作强心药,但长期使用亦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2]黄花夹竹桃夹竹桃叶序单叶互生叶子3轮对生叶形狭披针形或线形窄椭圆状披针形果实核果蓇葖果副花冠鳞矗话酌?花瓣状。流苏状撕裂毒素树液及种子对家畜有剧毒种子:含黄夹甙甲及乙(ThevetinA&B)、黄夹次甙甲、乙、丙、丁(Peruvoside,Neriifolin,Ruvoside,Perusitin)及单乙酰黄夹次甙乙(Cerberin)等。夹竹桃(Neriumoleander),又名洋夹竹桃或欧洲夹竹桃,是一种夹竹桃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观赏价值的中草药。因为茎部像竹,花朵像桃,因而为名。[1]它是夹竹桃属中唯一的品种。北非古城沃吕比利斯就是以洋夹竹桃的旧拉丁文名而取名的。夹竹桃灌木。夹竹桃出产自摩洛哥及葡萄牙以东至地中海地区及亚洲南部至中国的云南。[2][3][4][5]它们一般会生长在干涸的河床。它们可以生长至2-6米高,在直立的枝上向外展开。特征为叶轮生,蓇葖果呈圆柱状,种子很多,披褐色长毛。叶子成对或三块一组,厚身及革质,呈深绿色,窄而呈尖枪状,长5-21厘米,阔2.5-5厘米,边缘平滑。花朵成束的在枝端长出,成聚伞花序,花期为4至9月,有白色、粉红色或黄色,直径2.5-5厘米,有一个五瓣的花冠。它们一般,但不是经常,会散发出甜香味。果实长而窄,有5-23厘米长,成熟时会爆开放出大量种子。以往有香味的夹竹桃被分类成不同的品种N.odorum,但由于其特征并不稳定,故以不再使用这个分类。目录[隐藏]1种植及使用2毒性o2.1中毒o2.2治疗o2.3树干油脂3医药用途4参考5外部链接[编辑]种植及使用白花栽培种的花蕾。夹竹桃的花蕾。夹竹桃适合在温暖的亚热带地区生长,由于其花朵鲜艳及芬香,在这些地区广泛被种植为观赏植物。它们能抵御干旱的环境及间中低至-10℃的寒冷天气。[4]在寒冷地区的温室中都可以种植夹竹桃。现时有超过400种栽培种,有些花朵颜色是野生种所没有的,如红色、紫色及橙色。当中白色及粉红色最为普遍。很多栽培种都有重瓣花的。栽培幼株须提供足够的空间,以避免与草争夺养份。[编辑]毒性维基百科的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6]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6][7]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8]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5]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他的部份亦会有不良影响。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对于动物而言,只要其体重的每公斤有0.5毫克的夹竹桃就可以致命。[5]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根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联合会毒物暴露监督系统(ToxicExposureSurveillanceSystem)的报告指出,美国于2002年就有847名夹竹桃中毒事件。[9]在印度就有多宗以吃夹竹桃来自杀的个案。香港曾有因用夹竹桃枝在烹调食品或搅拌粥品而致死的案例。[1][编辑]中毒摄取夹竹桃会产生肠胃及心脏问题。肠胃问题包括反胃及呕吐、过度流涎、瞳孔显著地放大、腹绞痛及痢疾,在马则会产生马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