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教学目标】力的合成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2.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3.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2.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教学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难点】认识等效替代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导学学案教学流程我会自学创设情景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两个小孩同时用力提起一桶水,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组成的每一个力叫一个大人用一隽湍芴崞鹄矗?大人分力.的一个力所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大人2.求几个力的合力叫.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的一个力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之间小之,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即F=F1F2.有什么关系?4.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自主学习小之,方向跟那个力的方向,F=F1即F2.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能参与合作共建知识点一:合力知识点一:合力1.如图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一桶水,问题一:让两个小同学抬起一张课这个现象表明大人的一个力所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桌,一个大同学同样能搬起这张同时作用的效果.大人的一个力叫两个小孩的两个力课桌,大同学的一个力所产生的的,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分别叫.效果跟两个小同学的两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大同学的一个力跟两个小同学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全班交流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合力与分力的定义.让学生分析课本图6-14、6-15明确合力与分力的定义,并再列举类似知识点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例子.2.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它们的合力大小小结:强调一个力所产生的效果跟两是,合力方向是。3.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00N,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方向是.4.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用竖直向上400N的力拉水桶,此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N方向5.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2000N,土地对犁的阻力是1700N,犁受到的合力是方向.6.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N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3N,茶杯的合力是.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知识点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问题1:观察课本P107图6-16及图6-17.在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认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有几种情况?由学生交流分析、讨论归纳出:(1)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7.如图表示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6N,F2=4N,则它们(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合成。问题2:实验探究(1)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A.10N,方向与F2方向相同;如图所示,我们把大弹簧的下端B.10N,方向与F1方向相同;固定在铁架台上,旁边立一个刻度C.2N,方向与F2方向相同;尺.现在,我们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D.2N,方向与Fl方向相同.同时用另一个弹簧秤通8.马拉车向前的力是900N,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650N,则车在簧使其伸长,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弹簧使其伸长.这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时弹簧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1和A.900NB.650NF2,它们的大小分别从两个弹簧秤的C.1550ND.250N读出F1和F2的大小,9.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左、右两个力作用,已知F1向右,大小35N,读数表示出来.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其合力向右,大小为20N,则另一个力F2的大小、方向是()A.15N,向右B.55N,向右C.15N,向左D.55N,向左我能解决例1:水桶重50N,一个人用60N的力把桶提起来,求桶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例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较大的一个力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较小的一个力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D.两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我会解决1.一人用250N的力竖直向上提取一个重200N的水桶,水桶受到的合力是N,方向是.2.用弹簧秤拉着一个物体向上运动,弹簧秤的示数是10N,物体的重力是8N,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_______N,方向________.3.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