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抄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学(小抄版).doc

心理学(小抄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西活动由陈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心里系统:个体和躯体心里系统3.个体心里系统分为:心里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4.心里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5.动机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既是个体在生理或者生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兴趣是一种对事务进行深入认识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6.人德熙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7.意志: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8.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9.心理特征: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诗人顺利文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和现实性。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0.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里规律的科学11.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包括:篆刻、本科、研究生教育12.叩冉逃睦硌且幻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高等学校有:教学、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1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14.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构成:认知、情感、行为。15.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特征:稳定的道德行为、/以道德观念为基础,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16.构成: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衡量标志)。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很重要。道德情感的主要形式: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17.态度和品德的关系:结构一致;不同:范围不同、内化程度不同。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内化过程。18.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遵从---认同---内化。19.态度和品德的改变过程:变化包括方向变化和程度变化。经历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稳固与稳定阶段20.群体: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存在共同情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21.社会助长: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会转化为社会干扰。22.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愿以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是一种观念或态度从元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23.群体思维: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它经常导致决策失误。24.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25.模仿: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26.感染: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发出者的相似性、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27.人际交往:从动态的角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静态的角度,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28.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29.人际关系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30.人际关系深度的标志就是交往双方自我暴露的过程,可以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31.人际交往的原则:交互性、社会交换、自我价值保护、情景控制的原则32.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33.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34.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最基本的条件)、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的、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3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后从心里上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的适应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既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3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1.有组织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