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济南市利用外资调研报告[摘要]截止2011年上半年,济南市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04家,合同外资92.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4.2亿美元。利用外资(fdi)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济南市利用外资的现状,以及与先进城市相比的差距,并根据济南市的优势发掘其利用外资的潜力。借鉴相关城市的经验来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利用外资(fdi)现状差距潜力建议一、利用外资现状2001~2010年济南市利用外资平均每年以27.60%的速度发展,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是2001年9倍,当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利用外资仍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从而使济南市占全省比重由2001年的3.23%提高到现在的10%以上。10年间第1产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69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0.46%;第2产业是278304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8.91%;第3产业累计利用外资是191888万美元,占全市的40.63%。长期以来济南市利用外资的来源地主要是香港,占全市2001~2010年利用外资总量的69.22%;英属维尔京群岛比重达到6%;欧洲的德国为3.03%;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各占2.65%、2.46%;亚洲的台湾地区、新加坡和日本各占2.66%、1.96%、1.48%。截止2010年,共有4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济南市投资50个项目,累计投资额31.5亿美元,其中,2006~2010年,世界500强投资达到18.1亿美元,平均每年有2~3家500强企业落户。跨国公司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德国men汽车与中国重汽合作成为全国重卡制造业的领跑者,摩根士坦利与山水集团合作成为全国水泥行业排头兵,nec落户济南成为对日服务外包的龙头企业,微软与浪潮的合作带动济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沃尔玛、乐购、大润发、恒隆等商业巨头引领济南的零售消费模式,南益地产、中海地产、恒大地产、华润地产、恒隆地产的入驻提升了济南市的城市形象。2006年以来,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提高生产总值、利税、促进进出口等方面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外资企业生产总值实现了12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3.1%;实现进出口22.9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0.88%;上缴税金91.7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17.4%。二、利用外资的差距(一)利用外资规模小表1统计数字显示,2001~2010年的10年间济南市平均每年利用外资规模为4.47亿美元,同期的青岛是28.21亿美元,烟台是13.37亿美元,青岛、烟台分别是济南的6.3倍和3倍,从利用外资的规模上差距不小。表2统计数字显示,2006~2010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济南市利用外资规模排在第14位,比较靠后,且与先进城市相差4~6倍。表3统计数字显示利用外资在全市总投资中平均占比重为3.5%,同期的青岛为10.2%。由此可见济南市利用外资规模偏小,且与先进城市差距比较大。(二)利用外资(fdi)承载能力弱图1、表4统计数字显示,省级以上开发区利用外资之和占全市的比重为30.2%,同期国内先进城市的开发区利用外资占全市的比重大都在60%以上,突显济南市作为外资落户主体的开发区承载能力弱。省内的青岛、烟台各有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而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尚未有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直接影响了我市对外资的承载能力,2010年,青岛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8亿美元,占青岛当年实际外资的45.0%。(三)利用外资的来源面窄表5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是济南市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2010年香港投资总额占利用外资总量的79.3%,占据绝对地位,从表6来看,香港虽然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在全国占比重不足40%(详见表7),在全省所占比重为47.2%(见表6),2010年济南香港投资高出全省32.1个百分点。对外投资量最大的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对我市投资比重较小。三、利用外资的潜力和趋势(一)利用外资在我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和市场配置进一步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绿色低碳产业带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和升级,国际资本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快速流动和聚集。中国稳定的政治、巨大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政府服务仍然是国际资本最佳选择地,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消散,欧债危机让世界经济前景扑朔迷离,全球资本投向经济向好趋势更加明显的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利用外资在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形势下扩大对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