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长设计控制原则.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桥梁桩长设计控制原则.doc

桥梁桩长设计控制原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1:桩长设计控制原则端承桩依据岩性、岩层风化程度、单轴抗压强度、持力层埋深等情况综合确定。A2设计合同段适合作为端承桩得典型岩层主要有: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饱与单轴抗压强度约为12~20MPa)2)中风化花岗岩(饱与单轴抗压强度50~60MPa、少数30MPa)3)中风化辉绿岩(饱与单轴抗压强度50~60MPa)对端承桩桩长设计得控制原则按如下表:A2设计合同段端承桩设计控制原则建议表桩长L(m)岩性嵌入长度h要求岩层单轴极限抗压强度(MPa)备注L≤20泥质粉砂岩h≥3D(桩径,下同)≥10花岗岩h≥2D≥30辉绿岩h≥2D≥3020<L≤30泥质粉砂岩h≥3D≥10花岗岩h≥2D≥30辉绿岩h≥2D≥30L>30泥质粉砂岩h≥2D≥10花岗岩h≥D≥30辉绿岩h≥D≥30另:最小桩长去15m~18m,根据跨径、墩高取,跨径在25m以下(含25m)且墩高高度在15m以内取低值,跨径在25m以上或墩高超过15m取高值。注意:桩基嵌入岩层起算点按如下原则控制。基桩嵌岩深度示意图摩擦桩摩擦桩桩长计算应同时满足以下控制原则:1)桩端提供承载力所占桩底外力比重不超过15%,即/R<15%。若超过15%,桩端提供承载力值应取15%*R。2)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控制在110%左右,即承载力容许值较桩底外力富裕10%左右。附2:桩长设计控制原则桩基如果采用端承桩1)桩端进入微风化岩,中风化泥质岩不能作为持力层2)桩端进入微风化泥质岩时:饱与单轴不能小于10MPa,计算采用5MPa,要求桩基嵌入满足强度得微风化化岩层不小于2D(D为桩径),桩底以下完整基岩不小于3d,桩底沉渣厚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桩底岩石饱与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10MPa,设计按照嵌入不小于3D考虑。3)桩端进入非泥质砂岩时:饱与单轴不能小于15MPa,计算采用(饱与单轴/2,并且不大于10MPa),要求桩基嵌入满足强度得中风化岩层不小于2D(D为桩径),要求桩基嵌入满足强度得微风化岩层不小于1、5D(D为桩径),桩底以下完整基岩不小于3d,桩底沉渣厚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桩底岩石饱与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15MPa,设计按照嵌入不小于3D(微风化2、5D)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