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阳节日在几月几日(最新).docx
上传人:一只****签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重阳节日在几月几日(最新).docx

2023重阳节日在几月几日(最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重阳节日在几月几日(最新)2023重阳节日在几月几日2023年重阳节具体时间为:2023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一。2023年重阳节放假吗1、重阳节放假情况根据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重阳节不是法定假日,所以,这个节日一般是不放假的,当然,具体的情况是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为准。2、重阳节的喜神方位重阳节的喜神方位应该是西南方。在五行理论中,重阳节的这个节日是属阳的,而西南方位属于“五行之长”,代表长寿、健康、安宁。3、重阳节的风水禁忌重阳节的这天是有很多的风水禁忌,比较常见的有一下几个:避免在重阳节当天进行掘地、挖井等活动,避免在重阳节当天进行火葬、土葬等活动,避免在重阳节当天大量食用鸡肉等动物肉类,避免在重阳节当天饮用浊酒,以免血液循环不畅。避免在重阳节当天破败不堪的住所,防止给自己带来不好的运势。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日习俗多种多样,但总是带有敬老、寻亲的寓意。该节日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据传闻每年的9月9号是阳历的重阳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重九节。因为数字9与长寿有关,所以这个节日也成为了祭祖、登高、赏菊、饮茶等活动的日子。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等传统风俗习惯。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初九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作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生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农历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簪菊花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吃重阳糕重阳糕亦称“花糕”。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樨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敬老活动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是什么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易经》中将数字九称为阳数,自古就有九九归一,一元肇始的说法,可见古人极其重视九月初九,认为这一天是万象更新的开始。农历的每年九月初九,两个九正对应两个阳,两个九重叠两个阳,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节。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并通过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以示孝敬、不忘根本。这也是传统农耕社会和农业文明极其崇尚祖先经验的一种表现。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和老人节。在重阳节,人们通过祭祖、登高、敬老等活动来表达对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和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的情感。一方面,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宗族情感,习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当天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在重阳节,人们也习惯去纪念祖辈。另一方面,重阳节敬老则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主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