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7页第PAGE\*MERGEFORMAT1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7页2010年赣州市国税系统税收宣扬材料(电子版)1.问: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资历认定有哪些新规定?答:《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资历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指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个体工商户之外的其他个人、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和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外,该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普通纳税人资历认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和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其他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2.问: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答:增值税普通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申请稽核比对或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普通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申报抵扣或者申请稽核比对的,将无法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能计算进项税额抵扣。3.问:2010年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如何缴纳车辆购置税?答: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所称乘用车,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次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含驾驶员坐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坐位的汽车。乘用车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4.问: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范围如何规定?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之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4)不纳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繁殖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5.问: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答:(1)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纳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是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二是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HYPERLINK"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7/02/content_18053030.htm"\t"_blank"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是企业对该资金和以该资金发生的收入单独进行核算。(2)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纳税收入用于收入所构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收入所构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3)企业将符合以上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纳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收入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收入,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6.问:企业处置资产哪些情形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答: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2)用于交际应付;(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7)企业发生上述视同销售行为时,属于企业便宜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7.问:企业处置资产哪些情形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答: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