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讲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

自然辩证法讲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自然辩证法导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1)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2)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捌浞⒄沟囊话愎媛桑纯蒲Ъ际醴⒄沟谋缰しǎ?(3)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2、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最根本的看法,主要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等。(2)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的是科学技术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各门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方法加以总结,概括出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普遍的原则。(3)科学技术观。研究的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3、具体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相互区别。具体自然科学以自然界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整个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而小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适度也大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而小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互联系。自然辩证法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又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从认识过程看,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的科学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的必经环节。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是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创立了自然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2、20世纪初列宁开创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新篇章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列宁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以及真理观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列宁指出,一些自然科学家之所以在物理学“危机”中陷入思想混乱,在于不懂得辩证法特别是不懂得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即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产生重大影响。3、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40年代末至50年代产生的自动控制技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70年代中期又有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兴起,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产业革命,最终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并使人类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粒子物理学等学科发展中提出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邓小平更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一系列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造1、科学价值科学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求实、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包括:(1)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2)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有证据的,科学与迷信的根本在于要经过批判性检验。(3)开拓创新精神。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的结论。3、与时俱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