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氮气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四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氮气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四篇).docx

2024年氮气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四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氮气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四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氮气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篇一(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分析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分析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实验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字样并晾干的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画好“小笑脸”并晾干的滤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浓氨水。氮气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篇二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1、al2o3、al(oh)3的两性。2、al(oh)3的制备方法。阅读教材57—59页1、氧化铝(1)物理性质:al2o3溶于水;熔点,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al2o3和hcl,al2o3和naoh,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氢氧化铝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一分中加入盐酸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一份中加入氨水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与酸的反应②与强碱的反应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③al(oh)3的不稳定性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制耐火材料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2o3易溶于koh溶液中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al2o3②mgo③nahco3④al(oh)3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so42-、na+、k+b.k+、clo-、na+、no3-3-、na+、no3-、k+3-、ba2+、cl-、nh4+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b、1:2c、1:3d、1:46、将0.1molal投入到3mol/lnaoh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溶液的ph<7c、溶液的ph>7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氮气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范例篇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的】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l、激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