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doc

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人的心理、品德、爱好、理想,行为举止及其对社会的态度最初就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中学教师,在学校、对学生及家长说的是头头是道,可是到家面对孩子就很茫然,不知该如何教育。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入了教育的误区。误区一:孩子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上课管不住自己,做小动作、开小差;在家做作业磨磨蹭蹭,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儿借着问题看电视,不认真。我们有时忍不住要打骂,也知道这样不好,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误区二:孩子不愿意动脑子思考问题,拿一道题不认真审题就问,而我们不是认真的讲解,而是开口就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上课都在干什么?”我们都是数学老师,在学校面对好几十号学生已经很烦,回到家中面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有了耐心,明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控制不了自己。误区三:我们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比如,“你看谁谁得了100分,你才得80分,你真笨”,“你怎么不看谁谁得了100分,只看谁还不如你的”。误区四:认为自己孩子什么都不行,没有任何优点,比如:不爱学习,不爱看书,写作文不好,做题不认真等。有时静下心想想,孩子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在小学是老师表扬的对象,记得有次开家长会,老师表扬了六次,成绩排在班级的前列,在老师和邻居及同事的眼里是一个懂事、听话、学习好的一个孩子,学习围棋半年,就夺得吴忠第一届少年围棋赛第一名,还算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可是孩子最近的一些反常现象让我们有点不知怎么办才好?通过查阅资料和同事交谈,才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问题一:是囿于其自身生理的限制,未成年人易于冲动,情绪化、情感化浓厚,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并且十二岁的初一学生已有了自己思想,所以出现了不听话、与我们顶撞的现象。问题二:自尊心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自尊心就不可能有成就感,比较是很正常的,但消极的比较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每次我说到别人时,孩子就用一种让人很难理解的眼光看着我,有时会说:“我什么都不行,学习也不好”。问题三:我们把单位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带回了家,对孩子的简单粗暴的教育,使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不愿意和我们交谈,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是神情特别茫然。通过以上的了解和反思,我们准备改变以前的教育方法,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尝试教育孩子。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入手,1.帮助孩子理解各种活动的目的,使孩子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比如好好学习,这是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不好好学习,会一事无成。2.从生活小事着手。要求孩子定时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如期完成。既定的目标只要是正确的,就鼓励孩子坚持从头做到底,决不半途而废。比如让他坚持中午写日记,晚上语、数、英预习与复习必须过一遍,并且检查。3.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充分注意鼓励、表扬、批评、责备等强化措施的灵活运用。再积极评价帮孩子获得成就感入手,1.及时准确反馈,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父母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小进步小激励,大进步大庆祝,优秀的教育者总是能敏感地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变化的,并及时作出表示,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赞扬的话,一张表扬性质的纸条等等。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么应当努力去形成这个习惯,孩子在学习上出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需要强调的是,欣赏是精神概念,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物质奖励并不能形成孩子稳定的成就感,物质上的馈赠和奖励仅适合于增进感情,比如生日时为孩子准备一份很好的礼物,关于学习,我们反对使用物质奖励,因为它与成就感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容易转移并削弱孩子对成就感的积聚、感知。2.科学地用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比较是很正常的,但消极的比较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比较一定要掌握分寸,科学比较的出发点是鼓励,而不是诋毁或者发泄,比如可以这样比较:“你看,他那样做得不错,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没准你做得更好。”3.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努力为孩子减少消极压力。过程评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注重一时的分数,而不考虑整个过程,容易将孩子逼进心理的死胡同里去。高明的父母总是能将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最后从我们自己入手,家庭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说在人类的教育现象中,家庭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而存在的,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作风是未成年人学习的典范,家庭教育的优劣,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应当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