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杂志投稿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三中李慧勤关键词: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摘要:一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加强体,音,美这几方面的教育。2.素质教育就是德育教育。3.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4.素质教育就是自由发展,自由成长。5.素质教育就是多增加些课外活动。6.素质教育不能看升学率。7.素质教育几乎不需要老师。二办法:提高自身素质1.品性吸引2.能力吸引3.情感吸引4.形象吸引正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不仅得到了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从几年来的素质教育实行情况来看,不少学校,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走进了许多误区,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认为素质教育是体、音、美的教育,只要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就行了。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就是德育教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但不能成天搞德育教育。其实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体。人的思想品质好,但身体不好也不行。所以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必须全面理解,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切切实实的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方位人才。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和生活,这里包括很多繁琐重重的作业,频繁而乏味的考试,教学计划外的加班,以及培优、拔高、不补差。但是,不是不要一点负担,一味的减,减过了头。结果学生回家后几乎没什么作业,家长问,孩子说在学校写完了。接过孩子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家长没办法,所以家长很不满意。要知道“保剑峰从磨砺出,没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四、认为素质教育是提倡自由发展,让孩子自由成长。其实发展个性,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放松对孩子的管教。生不养,父之过,子不教,师之惰。对学生的坏习惯,不但要严加管教,而且要严的很,我们不但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要确保正常教育的教学秩序,教师应该用积极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不能放任自流,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和人民有用人才。五、素质教育就是多增加些课外活动。有人理解素质教育就是组织好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课内搞应试,课外搞所谓的素质教育,课外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组织应运而生,第二课堂异常活跃。最具有显著效果的就是提、音、美。要知道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需要,要立体发展,但也要有主次之分。六、有人说,素质教育不能看升学率。要取消高考,应试教育就没了,老师就自然而然的进行素质教育了。只要高考,中考存在,老师就不由自主的追求升学率。如果不看升学率,问题就解决了。我认为是升学率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而且升学率非常重要。问题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放弃一切去追求升学率,升学率当作学校考核,教师评优的唯一标准。这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是客观的看待升学率。七、素质教育是基本不需要老师的教育。起初肩负时,老是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像以前那样挖空心思为学生编题,不知大量的作业。当然也不批改那么多的作业了,真的好轻松。其实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在怀疑,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吗?总觉得不对,但谁又不敢不执行。那么,怎样才走出这些误区呢?首先以搞认识把思想纠正过来,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素质教育,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募化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性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吸引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呢?二、品行吸引——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实行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觉悟较高的教师队伍。师者,人之模范。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风范要求最为严格,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三、能力吸引——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学问、因为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当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相关的一般知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再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技巧。学生只有为你的才于和艺术所吸引,才能心悦诚服地“跟你学”。四、感情吸引——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关心,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