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考纲专题专题(2009年浙江自选·07)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滞涨”。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只要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应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2010年浙江自选·07)在讨论“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时,某同学认为,在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但通过制定和执行必要的政策法规维护了自由竞争。另外,德国早就建立了完整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现已超过德国,我国也应该建立德国那样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1)该同学看到了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哪些主要特点?(2)评析该同学关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适用于中国的看法。①注重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②该同学只认识到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而没有认识到高福利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削弱德国的国际竞争力等消极作用。尽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但人口多,起点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但必须适合中国国情。1、从背景创设来看:是书本材料和社会热点材料的结合。2、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侧重于不同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都强调要对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模式作辩证的分析,既要学习和借鉴其中合理的、进步的、积极的成分,更要抛弃和克服其中不合理的、消极的成分,不能照搬,要立足国情,以“我”为主。3、从考查方式来看:主要是结合一定的情境材料考查考生对重要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评述,既有侧重于知识性考查的,也有侧重于分析和评价的。4、从设问方式来看:每题包含两小问,第(2)问与第(1)问的答案有紧密联系。设问方式简洁明了,迷惑性不大。5、从答案组织来看:虽然都是对教材原文的整合,但需要从不同的考点提取相关内容,适当结合材料进行阐述。6、从整体难度来看:与必修教材的高考题相比,更立足基础,紧扣考纲,突出能力,难度适中,符合新课改的要求。7、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既有集中考查某一经济学理论上,也有考查不同经济学理论对同一个问题阐释的异同。并再次出现重复其它省份已考的知识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四、备考建议理论贡献(三)比较不同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之间的异同四、备考建议(1)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混合经济体制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2)该学者认为,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与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本质上对立,这是错误的。这两种模式尽管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而且,这两种模式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国家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因此,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比较;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和相对成本学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凯恩斯三大心理定律;新自由主义理论,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模式及其评价(美、德、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五)高度重视不同经济理论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