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02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考研真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研经济学]02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考研真题.doc

[考研经济学]02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考研真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2年研究生入学试题微观试题回忆最新版1.已知偏好单调,求证偏好满足局部非餍足性;(10分)2.求证同一企业在Stackelberg均衡下的利润大于Cournot均衡下的利润;(10分)3.已知企业成本函数为C=w1^α.w2^β.y^γ,求:(1)该企业的条件要素需求函数;(2)假定产品价格为p,求利润函数.(10分)4.已知效用函数,求均衡解(此题算最简单吧,记不得了,好象是三问)(10分)5.(1)什么是“圣彼得堡悖论”?(2)伯努利又是如何解答的?(3)该解答对经济学有何意义?(10分)6.已知一个政府所属的垄断企业产品价格为p,生产成本为c,p=c,假设政府将该企业私有化,则产品价格为p',成本为c',又已知市场需求弹性,价格变动与成本变动(记不了具体数值,但p'>p,c'<c,)问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政府是否应该将其私有化?(10分)7.似乎是一个用顺序归纳法解Bayesian均衡的问题。(10分)8.已知社会生产函数为x^2+y^2=100,效用函数为u(x,y)=x^1/2.y^1/2,求1)社会均衡价格(可设Px=1)(2)社会总产值(10分)9.工人或者具有高能力(H),或者具有低能力(L)。一项高质量的教育(e)能够提高工人们的生产率(y):高能力的人受了此项教育后的生产率为:y=H+de&#59;低能力的人受了此教育之后的生产率为:y=L+de假定学费与质量无关,所以我们抽象掉学费。为了获得这项教育,低能力(L)的人要承受的非货币成为:C(e)=e&#59;而对高能力(H)的人来说,该成本为C(e)=ke,0<d<k<1。教育对工人的报酬为W-C(e),而企业则获得:y-W。如果企业不知道工人们的生产率,只有工人知道自己的生产率,企业则只有把教育当作信号来辨别H或L。假定企业相信,只有H型的工人才会选择e>=e*的教育,而L型的工人则只会选择e<e*的教育,那么,e*值为多少才合适?(10分)10.已知消费者净效用函数为u=sq-p,其中s表示产品质量,s服从(0,1)的均匀分布,qi=f(s)求:(1)市场均衡价格(2)高质量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此题遗漏较多)(10分)宏观部分一(7分)什么是库茨涅茨消费之谜?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这个谜团的?二(7分)通常一国政府为其赤字融资的手段有哪些?如果一国存在长期化的高水平的预期赤字,并且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则该国的固定汇率制度终将难以维持,为什么?三(7分)某实行资本控制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2001年的贸易顺差为80亿美元。如该国的储备/存款比例为0.2,通货/存款比例为0.25,则贸易顺差对货币供给M1有多大影响?中央银行如何冲销贸易顺差的影响?四(9分)卡甘模型给出了如下货币需求模型:.这里和分别表示货币量和物价水平的对数。E表示预期,V是决定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敏感程度的参数。将物价水平表示为现期货币量和预期未来货币量的函数。解释该公式的含义,并以此说明信任对结束恶性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为取得国民的信任,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五(15分)在二期模型下考虑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式,如政府的支出路径不变,而税收在第一期被削减1000(这意味着政府债务增加了)。设政府和家庭均可在金融市场上自由借贷,假如利率是5%,如果到下一期末政府债务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则下一期的税收必须增加多少?最初的减税和随后出现的增税,对于消费者的跨时税收约束式有什么影响?你如何预期税收的这种变动对于消费的影响?你的预期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预期有什么不同?如果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则这种税收变动对消费有什么影响?六(10分)A国经济陷入衰退长达10年之久,在这10年中我们观察到以下事实:1.通货紧缩(即价格水平的不断下降);2.银行出现大量坏账,一些银行倒闭;3.经济活动减少和极低的利率并存;试用IS-LM模型对A国的长期经济衰退做出尽可能全面的解释,并就如何走出长期衰退提出宏观政策建议。(论述不超过一页纸,要点答出即可)七(15分)a)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由总供给曲线导出菲利普斯曲线。b)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反通货膨胀必须付出成本,该成本由牺牲率衡量,而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反通货膨胀未必以牺牲率为代价。这两派经济学家分歧的关键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机制的理解不同,试分别用不同的预期形成机制解释这两派经济学家的观点。c)现实中要实现无成本地反通货膨胀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八(15分)考虑如下的经济体,其总生产函数为,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设L=100,劳动人口等于总人口,并假设该经济体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均为0。如果该经济体的折旧率为0.07,储蓄率为0.7,则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总产出,以及人均产出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