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任何地物都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如反射、发射、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少数还有透射电磁波的特性。地物的这种特性称为:地物的光谱特性2地物的反射率(反射系数或亮度系数):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3地物的反射光谱: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4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Emissivity)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5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6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W黑的比值。7亮度温度(BrightnessTemperature)指标。指物体的辐射功率等于某一黑体的辐射功率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即为亮度温度。8大气的传输特性: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透射的特性。这种特性与波长和大气的成分有关。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物质与太阳辐射相互作用,是太阳辐射衰减的重要原因。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30%被云层反射回;17%被大气吸收;22%被大气散射;31%到达地面。透射率与路程、大气的吸收、散射有关。传感器记录的总辐射亮度L,包括地物的辐射亮度Ls和天空光的辐射亮度LA(云的反射和大气微粒的散射辐射)二部分。(一)大气的吸收作用A.氧气:小于0.2μm;0.155为峰值。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B.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两个吸收带;对航空遥感影响不大。C.水: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到处都是吸收带。主要的吸收带处在红外和可见光的红光部分。因此,水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D.二氧化碳:量少;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内。可以忽略不计。(二)大气的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太阳辐射在长波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糊,影响判读。大气散射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三种散射作用1.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2.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3.无选择性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11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大气窗口是选择遥感工作波段的重要依据。12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1.地物的物理性状2.光源的辐射强度:纬度与海拔高度3.季节:太阳高度不同4.探测时间:时间不同,反射率不同。5.气象条件13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值为I☉=1.360×103W/m2。14太阳光谱:太阳的光谱通常指光球产生的光谱,光球发射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可见光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