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2 (2).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2 (2).doc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2(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前期的精心地设计,我认为篇课文执教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情境激趣质疑导学孩子对壁虎不是很了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从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壁虎”两个生字。这样做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在揭示课题后我问孩子们“通过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会质疑:“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学生的这些问题其实是能够通过朗读解决的,这样可使学生明白会提问也是会学习的表现,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读书中自己解,从而品尝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实现了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行为方式。二、以读为本识字学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读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变“听学”为“自学”。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出声读、合作读、默读、分角色、齐读等,求学生真正投入读书之中。每次读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在读书中自然引导识记生字,在反复读书中扫清了生字障碍。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三、增长知识扩散思维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继而通过联系人体明白什么是“再生能力”。在学完课文后我布置了课下去了解动物尾巴的妙用,到课堂上来讲一讲。引导孩子们去丰富自然科学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唤起了他们的求知热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当然,这节课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面对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试图通过引导学习引他进入学习状态不成功后,就没有再理会他的行为。但课后看过录像发现他在刚上课时能主动举手发言,我没有及时表扬安抚,错过了好时机。课中尽管他大声抢答,但好几句话都是与我提问有关的,我没能适时引导。在课堂教育机智方面还需改进。二、课堂设计环节有些多,使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了47分左右。说明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三、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要继续进行研究,如何使生字呈现更自然,更切合文本是我近期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