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小结与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eq\a\vs4\al([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eq\a\vs4\al([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教材中)问题.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思维线索](1)看纬度位置,析气候特征:三江平原纬度较高,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夏秋多雨。(2)看地形、水文、土壤特征: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答案]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排水不畅;④土质黏重,有季节性冻土层存在,使地表水不易下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教材中)问题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思维线索]主要从三江平原的地形特点、土壤特点、人口分布、开发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①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②耕地面积广大且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③土壤肥沃;④开发较晚,利于商品粮基地的整体规划建设。问题2.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思维线索]主要从三江平原沼泽广布这一特征上进行分析。[答案]水分条件。原因: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教材中)问题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思维线索]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信息,然后由此逐条分析湿地变良田后的影响即可。[答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影响:湿地萎缩;气候恶化;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2.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实保护了湿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国家对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思维线索]主要从湿地破坏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地关系协调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三江平原的大规模开发导致湿地资源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国家认识到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决不能以牺牲生态来发展经济,因此国家及时调整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政策,加强了对生态的保护。问题3.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思维线索]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影响长江中下游的径流变化→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的发生。[答案]湖泊也是湿地之一,具有含蓄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围湖造田”使湖泊不断淤积,湖面缩小,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使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度增加。因此,洞庭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恢复千顷洞庭的局面,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减少洪水的发生。同时避免因湿地的丧失而造成的气候变化。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自然因素②人口激增③亚马孙开发计划④保护[学思心得]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形成这些问题有其自然原因,但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的。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整治生态环境。一、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在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1.自然原因(1)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2)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3)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4)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5)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2.根据区域特点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提出类似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三、我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