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do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A.赵元任B.乔姆斯基C.海德格尔D.萨丕尔2.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A.[a]B.[e]C.[i]D.[u]3.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A.表意的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4.“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亲属关系D.句段关系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6.“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专有词语7.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宗教信仰不同B.职业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D.性别不同8.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A.语言磨合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D.语言渗透9.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A.社会语言学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本体语言学10.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A.音素B.音位C.音标D.音读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A.教师B.儿子C.阿姨D.司机1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A.双语阶段B.非自控阶段C.双词阶段D.混同阶段13.语音本质上是()A.物理现象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14.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A.电话B.麦克风C.尼龙D.吉普15.汉语音节wéi有()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16.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A.吃苹果B.写文章C.写毛笔D.抬桌子17,“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A.他B.给C.我D.一本书18.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A.上齿B.双唇C.硬腭D.齿龈19.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20.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A.原始印欧语B.原始汉藏语C.古阿尔泰语D.古南岛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A.社会进步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D.社会接触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22.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A.[a]B.[A]C.[o]D.[i]E.[a]23.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A.上海话B.武汉话C.成都话D.福州话E.广州话24.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A.械B.吗C.笔D.阿E.他2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A.音素B.语素C.词D.词组E.音节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获得27.双语现象28.借词29.词组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0.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31.词尾就是词缀。()32.“熟”有“成熟”“熟悉”“程度深”等多个义项,这体现了词义的模糊性。()33.文字不属于语言。()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35.简述划分词类常用的三个标准。36.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38.举例说明近义词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2010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2.前高圆唇元音是()A.[I]B.[u]C.[y]D.[o]3.下面各组词中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