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语文必修三《师说》导学案黄红艳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整理并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背诵全文。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二、学法指导1、自主预习,做好重点字、句的圈点勾画,利用早读和课间同学间交流、讨论,以便课堂学习。2、反复诵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本文的磅礴气势、充沛感情。3、理清文章层次,画出结构图,分析论证方法,逐层背诵。4、学习古今对照,明确本文的价值。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学习课文第1、3、4段,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2、背诵重点段落,积累“师”“之”“于”“其”等文言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学习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从师之道的思想及论述。学习过程一、了解“程门立雪”的故事。二、作者简介、解题。1、韩愈了解三个关键名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2、解题(1)“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2)师,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三、文本研习探究1、反复诵读,借助或工具书疏通句子大意。2、研习课文内容【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提示:认真阅读第4段。【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提示:认真阅读第1、3两段。【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四、小结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这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五、目标检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无贵无贱()(4)吾从而师之()(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7)作《师说》以贻之()(二)、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蚓无爪牙之利()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师不必贤于弟子()③不拘于时,学于余()()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三)、重点句子的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2、蚀骨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六、作业1、背诵第1、3、4段。2、预习第2段。3、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有什么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