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一高一语文◆编制人:复核人:授课时间:9月13号编号:4态度决定高度,落实产生差距班级:姓名:课题师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疏通第二自然段的意思。2、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字)。学习重难点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字)。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补充及反思课前预习自主预习:将注释带入课文中,预习第二自然段。(一)重点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犹且从师而问焉。(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师道之不复。(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或师焉,或不焉。3、找出句中的古今异义字并解释:(1)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2)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二)翻译重点句子:(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者之所以为愚。(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预习检测: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或师焉,或不焉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B.各不相同C.只有①⑥相同D.只有②③⑤相同自我评价:我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课堂探究课堂导学:一、解释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2)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其下圣人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4)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5)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二、特殊句式:(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巩固训练再读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小结自我评价:我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课后作业:必做题:1、完成习题2、背诵全文选做题: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概括第二段中“师、之、其”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