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崇高师爱.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弘扬崇高师爱.doc

弘扬崇高师爱.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崇高师爱朗照学生一生在这“人文关怀”的“五个重点”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弘扬崇高师爱”,它的确是教师人文关怀的永恒主题。我们对学生的爱很多时候是狭隘的,因为我们偏爱“高材生”。这些“高材生”啊,不仅成绩好,而且纪律又不用我们操心;不仅能当担老师的小助手,而且还能体恤老师,为老师分忧,你说这样的学生谁不喜欢呢?正是因为他们可爱,所以我们把更多的爱给了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投给了他们。试问:这样的爱是崇高的师爱吗?回答:否。因为对好学生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甚至带有某种功利性,因为他们不仅不需要老师操一点心,而且还能够给老师带来分数上的好处,你说对这类学生的爱能算是崇高的师爱吗?我觉得对“后进生”的爱才能体现真正的师爱。而四川省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李镇西老师是一位真正具有崇高师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好老师。尽管李老师不在我的身边,但是我通过他的书籍,通过他的教育在线,我认识了他,感受了他的博大的胸怀,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且以他为榜样教我的学生,爱我的学生。现在就着重谈谈李老师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李老师教育“后进生”拥有以大爱为基础的三把“任剑”:第一,“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第二,“后进生”教育要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三,“后进生”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我们先看第一点,“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李老师喜欢与“后进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到郊外旅游,在田野上追逐;他们有了学习上的进步,李老师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教育太“庸俗”,但是我认为只要能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这不仅不庸俗,反而很高尚。只有当学生和老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就指日可待了。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彼岸。再看第二点,“后进生”教育要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李老师意识到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善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劣的‘我’”。他举了他们班级的一个例子。有一位“后进生”小廷上课特别爱唱歌,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很想改正,但缺乏信心。李老师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不唱歌。如果没有做到,我暂时不批评你,但如果哪一天做到了,你就来给我报喜,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报喜;第二天他来报喜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第四天又没来,李老师知道他未能战胜自己,但仍然耐心期待着;第五天,小廷又来了。尽管一周之内他只有两天报喜,但李老师仍然给他一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逐渐减少,最后绝迹。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李老师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第三点,“后进生”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视追随者,他看了很多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吸收消化了他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李老师班级有个叫陈元兵的“后进生”,上课老坐不住,有一次居然在课堂上研制“炸药”,差点酿成大祸。李老师针对这位学生的兴趣点,介绍一位化学老师,让陈元兵“好好从基础学起”,结果他不但上课老实多了,而且居然逐渐迷上了化学。李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镜子,让我反思,让我进步。像李老师那样厚爱、偏爱“后进生”,用科学的方法转化“后进生”,这是真正的崇高的师爱,这也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为了让“人文阳光”朗照学生的一生,为了让“人文阳光”洒满整个校园,就让我们教师成为播撒“人文阳光”的使者吧!闵行区申莘小学刘清华邮箱:HYPERLINK"mailto:liuqh1019@sin.com"liuqh1019@sin.com电话:1896419651220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