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课程解读.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创新创业课程解读.pdf

创新创业课程解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创业课程解读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外界都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课程解读相关文章。创新创业课开起来容易,上好了难“如果当年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我大概根本不会去上。”2014年大学本科毕业的陈日婷,如今正在经营着自己的创业项目——“一起上”,这是一个关注30岁以下年轻创业者的社群驱动型创业媒体。在校期间,陈日婷没有机会上创新创业课程;而在创业路上跌跌撞撞走了快一年的陈日婷回头想想,觉得远离创业战场的大学教授们,恐怕很难给她什么实际帮助。不过,陈日婷的学弟学妹们肯定能有机会体验一把“创新创业”课了。去年年底,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可是,“创新创业”,这要怎么教才好?创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企业家“想创业的学酥和想考研的学霸在一个教室里听就业创业课,这怎么上啊。”北京某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王新凯回忆起当年上的创业课,印象已经不深,只是觉得,“好像没什么用”。王新凯母校的就业和创业指导课是一门必修课,就业和创业内容混在一块上。王新凯觉得,授课内容对真想创业的学生来说,太浅显,不解渴,都是常识;但对没打算创业的学生来说,又是浪费时间。不过,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的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企业家。比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的招生简章就明确提出,该双学位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科第一学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了解管理知识,提升创业能力,体验创业过程,让潜在的创业者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创业机会。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合作、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的执着态度,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抱负。“这与高校倡导的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创新创业教育更像一场洗礼,但它并没有强烈的目的指向,也不以有多少学生加入创业大军来论“成败”。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一文中这样写道:“(它)不是就业的‘救命草’”、不是挣钱的‘孵化器’,也不是学生价值的‘鉴别仪’,其本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还在创业期创业双学位的攻读,将北大学生梁中良推上了创业之路。他是北京趣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现在做的项目,主打“手机校园直播”。而一路同行的创业战友们,正是梁中良在修读创业双学位的课堂上结识的。不过,这个双学位他已经不打算要了。毕竟,创业实践经历,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能力。“它最大作用是开拓了我的眼界,认识了一群人。要说创业知识,这个在课堂上可教不来。”对市场的敏感度,对用户的理解,对团队的架构设计……梁中良说,这些创业路上所需掌握的知识,是没法从课堂中得到的。如果创业遇到问题,他们更需要的是和创业前辈、投资人等圈内人士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也需要靠着自己的经验甚至直觉去提出解决方案。课堂上教不来,这是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生之后,最常听到的一句评价。王新凯心中就怀揣着创业梦,但回忆起自己上了一个学期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他坦言,“已经不记得上了什么内容了”。这门课由王新凯学院的辅导员来上,他强调说,“就是那个平时管我们生活琐事的辅导员”。学生对创新创业课满意度不高,也被一些调查验证过。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讲师陈璐等人对全国21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发现,与创业相关课程均呈现出50%以上的不满意度;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多以辅导员为主、专业教师为辅,师资队伍中,创业导师和校友资源运用不足。同样的,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伟等人对8所高校进行调查后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尽管高校本身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问题是缺少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供借鉴,实践性课程设计难度远高于理论性课程。”不能纸上谈兵,还得下水练练“当初以为,江湖就是侠骨柔情。现在知道了,江湖,还是人情世故。”王新凯感慨了一句。在校期间,他做过App,也搭建过平台。但最后因为学生团队“三分钟热度”,执行力不够,都没有发展起来。不过,栽了跟斗之后回头看,王新凯觉得如果回到过去,他能更成熟地处理当年遇到的那些问题,“实践出真知嘛”